•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资管部门频繁“换将”
    券商对外讳莫如深
  • 锁定浮盈落袋为安 六月债基掀起分红潮
  • ■机构一线
  • 上半年大行托管新基金比例下降 中小行崭露头角
  • 基金专户发力债券市场
    涉足PE动力不足
  • 监管创新开启投贷联动
    浦发硅谷银行或8月开业
  •  
    2012年6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资管部门频繁“换将”
    券商对外讳莫如深
    锁定浮盈落袋为安 六月债基掀起分红潮
    ■机构一线
    上半年大行托管新基金比例下降 中小行崭露头角
    基金专户发力债券市场
    涉足PE动力不足
    监管创新开启投贷联动
    浦发硅谷银行或8月开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专户发力债券市场
    涉足PE动力不足
    2012-06-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晓婧 ○编辑 张亦文

      ⊙记者 吴晓婧 ○编辑 张亦文

      

      新一轮政策“松绑”,为专户的“破冰之旅”提供了新的动力。随着A股市场的持续调整,一批一对多产品开始瞄准债券市场,做起了“绝对回报”的文章。此外,一旦相关政策“落地”,基金专项资产管理业务也将拓宽至非上市股权,但对于这一业务的开展,业内目前普遍持相对谨慎的态度。

      

      发力债券市场

      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开始顺应市场变化,大幅提高“一对多”产品中固定收益方面的投资。

      业内一家基金公司专户理财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专户“一对多”产品中固定收益投资占比已经过半。据了解,该公司发行的保本型的专户收益基本在7%、8%左右,其投资标的主打固定收益投资。

      此外,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投资债券的专户产品普遍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一只结构性带杠杆的投资债券的专户产品收益甚至已经超过了20%。

      日前来自渠道的消息显示,富国基金与诺亚正行于近期推出了一个注重信用债领域的固定收益专户。这或许是业内第一个由第三方销售机构发起定制的固定收益类专户产品。该产品已经完成了募集,首发规模近1.5亿元,接近于同类中等银行的专户产品。此外,据了解,上海某基金公司正与诺亚正行洽谈合作发行一款基金一对多专户产品,专门投资中小企业私募债。

      事实上,主打中小企业私募债的专户,成为近期的“热门”产品,据沪上一位基金专户投资总监透露,较高的收益率,令客户对该类产品十分感兴趣,接下来将发行几只专门投资中小企业私募债的产品,其中还包括带杠杆的结构性产品。

      

      涉足PE动力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修订《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允许基金管理公司通过设立专业子公司方式开展专项资产管理业务,投资非上市股权,这意味着未来基金专户投资范围将从传统的二级市场投资向PE/VC业务扩张,不过,对于该项业务的开展,业内人士目前普遍持相对谨慎的态度。

      沪上一家基金公司专户投资总监对记者表示,基金涉足一级市场有其自身优势,比如研究实力较强,有不少项目资源,也有一批高净值的客户。但目前来看,PE拼抢项目已经成为“红海”,大量资金在一级市场竞争,导致投资成本增加,盈利空间被压缩,因此在这项业务上进行比拼有一定挑战。

      上述专户投资总监认为,随着A股市场的不断挑战,其估值水平也不断下移,目前基本处于市场底部区域,估值有吸引力的个股增多,这也意味着大量的资金并不一定要做PE。此外,未来投资比例限制的放开后,基金能够发挥更好的定价能力,也能更好地集中投资获取超额收益。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基金缺乏专业团队涉足一级市场,如果要涉足一级市场,人才的储备以及防火墙机制的建立等都需要完善。上述人士预期,初期基金涉足一级市场的金额应该较少,基金试水PE对行业影响不大。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德邦基金总经理易强认为,基金专户放开投资范围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银行业改革和利率市场化。从年初温州的“跑路潮”到关于银行业暴利的讨论已经使监管层形成共识,必须开拓银行渠道外的方式为企业提供融资,从中小企业私募债的迅速推出以及允许基金专户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债权、收益权都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