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
进入2012年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有些扑朔迷离,发展的态势令不少人深感困惑。宏观发展的经济大环境,艺术品市场的生态环境,特别是舆论大环境、市场运营及支持能力等,无不给当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带来新的压力与不稳定性因素。可以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的规模快速膨胀态势下,高增长速度及规模高位扩张的高速度与高位规模的“双高”状态中,充满了发展的变数,充满了发展的不稳定性。问题的关键可能不是别的,而是在失衡状态下的市场结构,可能很难支持如此大的压力充满变数与不稳定的双高状态带给市场的压力。
所以,我们一直都在呼吁关注市场的底层结构,关注市场退出机制与消费能力的培养,关注市场创新能力建设及市场风险意识的培育,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脆弱的市场结构上,过快的增长容易形成规模化的坍塌。为此,在2010年底,我们发出了一个信号,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如何面对2013年?今天看来,这个问题的意义还是深远的。
中国艺术品市场如何面对2013年
“亿元时代”宣示了中国艺术品新时期到来的强音,虽然离中国艺术品市场转型的完成还有很大的距离,但在资本的支撑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让我们见识了中国艺术品新时代的一些发展的态势与架构。其实,在我们关注与怀疑甚至是质疑这种态势的时候,事实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础并不扎实。它存在一系列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且看不到有解答的时间表。而就在这时,艺术品拍卖市场似乎已经不再需要这样一个并不是太给力的市场基础,而是自顾自地上演了一场天价秀,似乎是完成了一场并不自量力的裸奔。从传统市场的逻辑来看,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从资本的视角来看,这一切似乎又是正常的,可以理解与支持的,在资本参与的过程之中,当下所有的问题似乎都可以解释为,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在资本的推动下,中国艺术品市场一定会向着理性、有序、合理的方向发展。如果这一推论可以成立的话,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发展我国的艺术品资本市场?只有建立起一个勃然发展的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才能有效地推动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转型,才能迎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新时代。如果没有一股新的力量,中国艺术品市场会在小众的圈子里不断地沦落,走入恶性循环的泥潭。
当然,我们这样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这是一种可以预测的可能,而这种可能是建立在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不断发育与不断成长壮大的基础上的。但我们清醒的是,在中国发展艺术品资本市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多的是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
那么,如何才能使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有序地发展壮大?其实,最为关键无外乎是:制度创新。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之中,艺术品的资产化是核心,因为它是艺术资本得以成长并取得发展的一个前提,其次是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在金融化的过程中,如何将传统的收藏——一对一的“点”交易变为一头对多头,多头对多头的交易模式,并最终实现艺术品市场投资的大众化,是或先由份额化向类证券化、证券化这一取向的发展。事实上,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民营基础的市场性质,在金融监管非常严厉的今天,可以说是每一步的前行与实践都充满了风险与不可预测性,仅有勇气与胆量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要有面对现实的智慧。
所以我们常常有这样一个顾虑,在中国艺术品市场高歌猛进的时候,面对着一个并不有序,常常失范的市场,再加上刚刚进入兴奋状态的艺术品资本市场,不仅仅是弱小、脆弱,更多的是对风险控制的认知经验的缺失,我们对市场的前景存在一些不安与顾虑,也是非常正常的,也是任何一个市场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的,我们永远不要将中国艺术品市场打扮成一个人见人爱的俏模样,由于调整与回调所带来的严酷,也许会在一瞬间,它会让很多人大惊失色。不过,随着2010年中国拍卖市场的标示作用,在2011年度,中国艺术品市场特别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还会在惯性的作用上,按照相应的市场进程,演绎不同的“天价”与“奇迹”,对这一点,我们并不怀疑。让我十分不安的是,随着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变化,我们会不会在2012年底,在大的经济环境的变化中,让中国艺术品市场,特别是拍卖市场受到大的冲击,从而让中国艺术品市场又一次面对考验。我想,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因为,这是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时,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面对2013年。
在大环境的作用下,飞跑的市场,以及紧绷的艺术品资本,也都需要有一个沉淀、整理、思考及储蓄的过程,只是我们希望,这个过程尽量来得晚一些、短一些、浅一些。但有时,现实的粗糙会把人的理想磨得生疼。
面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这一发展态势,在强化对民间力量及投资收藏的引导时,我们似乎更应强调国家层面要有所作为。在当前,我们认为国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相关政策与措施:①完善市场体系及其管理体制;②清除环境发展障碍;③扩容市场规模;④加大加快发展艺术品资本市场。而以上政策与对策中,优化环境与加快发展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就成为重中之重,可以作为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中国艺术品市场有出现结构性坍塌的可能
我们为什么担心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在脆弱的市场结构之上,过快的增长容易形成规模化的坍塌,因为我们看到了三个大的结构性的危机。
中国艺术品市场双高位运行并没有改变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运行质量,而使许多问题不断积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及规模的不断扩展,并未有效地带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运行质量的提高,市场的混乱现象如真伪问题、诚信机制失缺的问题、市场体系发展扭曲的问题,以及鉴定评估等支撑体系缺失问题等等,非但没有取得有效的治理,更大的问题是,这些问题随着市场双高进程不断被放大、不断被积累,至今天,问题是更趋严重,更趋严峻。面对这样一个运行质量低下的市场,市场的发展速度快及规模扩张快,如果不是建立在提高市场运行质量的基础之上,那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就只能是一种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回调甚至是大规模的起伏就会是在所难免。特别是在较低质量水平运营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这种取向更应值得注意。
中国艺术品市场双高运行并没有改变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底层结构,反而使底层结构所面临的问题更加扭曲与变形。现在的问题可能还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速度及其规模的迅速拓展,并没有有效地改变中国艺术品市场本来已有的底层结构,并且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这种双高态势的发展,原有的市场底层结构非但没有向好的方向转变,而且还进一步深化与固化了这一发展的趋势,使原来本已有的严重问题更加明显与突出,从而使市场中存在的问题随着双高态势不断演进,结构问题也不断得以放大与积累。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底层结构问题与愈积愈多的结构性的问题,由于我们找不到可供排除的通道,仅靠市场自身来消化,其结构就可能导致市场生态一旦承受不了了,或遭到大的伤害,市场的回调或出现更为严重的坍塌就可能变得更加现实与可能。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面临这样大的危机。
中国艺术品市场双高运营的态势并未改变有系无体的格局,顶层设计依然是雾中看花,以管理代替创新的苗头大行其道。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顶层设计过程中,与其他领域一样,可能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决策过程的自上而下,并且这种过程过分的依赖行政手段,从而未改变各类资源不能有效地利用的状况。特别是行政管理在落实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应而又有效地协调机制,部门利益及日益长成的利益集团正在妨碍改革目标及国家利益的有效实现,并且易使问题复杂化、工作重复化及目标分散化,不利于各种改革与顶层设计架构的有效落实。面对一个新的业态与新生的事物,最没有风险的管理就是退守,因为创新不仅仅是需要承担风险,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深入认识新兴业态的发展规律,所以没有相应的顶层设计及发展的紧迫感,在现有体制下,创新是一项极其有难度的工作。我们要破解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及其市场的能动作用,鼓励创新,倡导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过程中予以解决。不能过分倚重行政处罚与权力的简单滥用而忽视其他手段的行使,更不能不断通过设置市场准入许可的办法制约市场的竞争与活力。
顶层设计是通过设计整体性与体制性的架构与转型来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发展与推进,在这个过程中,监管应以预警为基础,以防范与管理风险为中心。顶层设计的接入手段要充分发挥政策法规、行业管理、技术支撑系统的作用,坚决防范以管理与监管为名的多权力中心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从而使社会付出高昂的成本。顶层设计工作必须要在充分认识与掌握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展开,简单粗暴式的一刀切式的管理,其理念就是以牺牲发展来追求秩序,是以治理的幌子来扼杀市场的创造力,是一种盲目与意气用事,对市场的伤害是深刻的、深远的。
事实上,对待预防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结构性坍塌问题,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与选择,唯独做好依靠不断创新来提高中国艺术品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关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再提出顶层设计与呵护创新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