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广告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产业纵深
  • 11:专版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数据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试水在即 税延养老险助推“老有所养”
  • 养老资金知多少?
  • 助力养老 保险功效不可小觑
  • 精选投资组合
    未雨绸缪筹划养老金
  •  
    2012年7月5日   按日期查找
    T7版:钱沿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7版:钱沿周刊
    试水在即 税延养老险助推“老有所养”
    养老资金知多少?
    助力养老 保险功效不可小觑
    精选投资组合
    未雨绸缪筹划养老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助力养老 保险功效不可小觑
    2012-07-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记者 黄蕾

      

      “税延养老险方案”呼之欲出,让人们再次聚焦商业养老保险。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传统的养老方式已无法确保我们在变老时拥有一份体面的生活。理财专家指出,及时筹划自己的养老资金,已经成为大部分人刻不容缓的任务。而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养老资金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功用更是不容忽视。

      资料显示,我国已于2000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突破16%。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国家财政面临沉重支付压力,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不堪重负。

      保险理财专家指出,在各种养老理财工具中,保险对于养老而言又有着特殊的意义。一个完善的养老理财组合中,保险的地位非常重要,相当于一幢建筑物最基础部分的“基石”。

      在目前的养老保险险种中,主要以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为主。这些险种各有特色,也因为产品的设计特性不同,因而风险各异。

      针对大众的养老需求,保险理财专家建议,选择有分红功能的年金产品为佳。除了享受这类产品本身内含的固定收益率部分的利益,一旦将来市场利率上升后,投保人还能够通过分红部分的收益抵御通胀。

      而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保险公司目前纷纷推出了养老险灵活领取的功能。投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与保险公司约定从什么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当然,投保人也可以选择一次性领取,或按月、按年进行领取。

      此外,目前市场上的养老保险产品还有另外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从按一定时候领取变成终身领取。比如现在市场上推出的一些养老保险年金产品,不仅规定了保证领取的确定年龄段,而且还规定了可以终身领取,实现“活多久,领多久”。此外,这类产品每年都能进行现金分红,而 “终身领、灵活领”的特征也成了商业养老险的未来发展趋势。

      需要提醒投保人的是,在考虑养老保险保障的需求大小时,应该因人而异。投保人首先应大致估算出自己的财务总需求,例如退休生活费用,自己收入突然中断时抚养子女、供配偶所需的生活费用等;之后,再减去目前自己可能承担的额度,如个人拥有的储蓄、社会保险、基金、股票等金融资产等,即得出应该由商业保险来补充的额度。然后才按需规划,量力而行,指定适合自身的保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