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信息披露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自主品牌上半年业绩再破底线
    五年生死期内忙转型
  • 吉利迁徙 重布生产基地
  • 上汽自主占据体系竞争优势
    市场占有率逆势提升
  •  
    2012年7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T2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2版:汽车周刊
    自主品牌上半年业绩再破底线
    五年生死期内忙转型
    吉利迁徙 重布生产基地
    上汽自主占据体系竞争优势
    市场占有率逆势提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吉利迁徙 重布生产基地
    2012-07-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琼

      ⊙记者 吴琼

      

      继营销体系变革为扁平化后,吉利汽车将改革直指生产环节。

      昨日,记者获悉,八大生产基地中,四大生产基地将宣告重新布局——或在原址升级生产线,或搬离闹市、转战新基地。未来车型平台将成为落户于何处生产的标准,一改过去以品牌为落户标准。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称:“随着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只有用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标准建工厂、开发车型,才能迎来可持续的增长。”

      7月,吉利汽车生产线整合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记者获悉,上海生产基地、浙江临海生产基地和浙江路桥生产基地面临重大变化。预计7月20日,位于上海金山枫泾工业园区的万枫东路大道的上海生产基地将率先部分搬迁。吉利汽车新闻发言人杨学良称:“上海生产基地共有三块业务,即生产‘海景’的原上海华普工厂、生产TX4车型的上海英伦帝华公司和一家磨具厂。自7月20日起,‘海景’将迁至吉利汽车集团的湖南湘潭工厂,与‘远景’共线生产;原工厂将按照全球先进标准进行技改,预计两年后完工。”此外,另外三大生产基地也将迎来新变化,其中浙江临海基地将搬迁至杜桥,浙江路桥基地将搬迁至椒江,浙江宁波基地将搬至春晓。目前吉利汽车共有七大整车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在浙江临海、浙江宁波、浙江路桥、上海、甘肃兰州、湖南湘潭、山东济南、四川成都等地。

      杨学良称:“这是吉利汽车战略转型纵深化的必然之路。这些生产基地都是老生产基地,技术水平已经有些落后。如果不按照高标准建立新的生产基地,产品将会缺乏竞争力。以路桥为例,10年前建立。工艺水平已经离最新标准有一段差距;且周围几乎无空地,配套零部件供应商很难在周围建新厂,因此吉利汽车正重新做出技术升级或某地外迁的考虑。”

      吉利汽车高层表示,四大生产基地重建后,将重新规划产品的生产布局。最经济的原则是“一个基地只生产一个平台下的不同车型”。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最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以平台作为决定何处生产的依据,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零部件采购及物流成本。而据该高层称,此前,“全球鹰”、“帝豪”、“英伦汽车”三大品牌各有独立的生产基地,仅在某一生产基地产能不足时才考虑借用其他生产基地。

      当问及为何选择2012年大刀阔斧改革生产环节时,李书福称,中国汽车业和吉利汽车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吉利汽车一定要用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标准建工厂、开发车型,才能取得可持续发展。吉利汽车内部人士承认:“目前变革,一方面到了不得不为的阶段,另一方面也是损失最小的办法。”

      据了解,以上海“海景”生产线为例。2009年至2010年盛世期,月生产“海景”汽车7000辆左右。吉利汽车高层回忆当年说:“日子很好过。”但今年以来,随着自主品牌销量不断下滑,产品型号偏老的“海景”销量每况愈下,今年成为吉利汽车旗下销量下滑最严重的车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