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信息披露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沃尔玛”就不该进市中心
  • 优化增长路径才是更紧迫战略命题
  • 啥时能开出让投资者扬眉吐气的罚款单
  • 名义负利率怎担得起摆脱经济困境重任
  • 名为招拍挂,其实早就签了秘密协议
  • “管鲍分金”
  •  
    2012年7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沃尔玛”就不该进市中心
    优化增长路径才是更紧迫战略命题
    啥时能开出让投资者扬眉吐气的罚款单
    名义负利率怎担得起摆脱经济困境重任
    名为招拍挂,其实早就签了秘密协议
    “管鲍分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管鲍分金”
    2012-07-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孙 涤
      孙 涤

      ——市场博弈的不对称之二十二

      本系列之十二我们提出了四个问题,为了解释和举证第三个问题——人们在什么场合会觉察到系统一对当前问题已严重不胜任,能调用系统二依靠理性反思来干预纠偏?转了一大圈,现在终于可以来考虑第四个问题了:系统二能不能和系统一协同起来提升决策的质量? 让我们借用卡尼曼的看法来解答。他是现代行为科学和认知心理学一系列突破的集大成者,以心理学家而破天荒地在2002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他的新书《急思维和缓思维》(Thinking, Fast and Slow)里,深邃的剖析有了浅出的陈述。这本真正大师的极有价值的书不久会有汉译本,我的这个系列,不妨以该书“导读”视之。

      卡尼曼指出,生活中人们的种种选择,都是经由感情和冲动做出的,即便有时意识到决定的出入重大,想要调用系统二来“慢慢地”做理性分析。不妨回想你自己(或近亲)的重大决策,比如择偶、创业经营等等,自然会有这样的体悟。事实上,逻辑分析和信息筛选,常常只是为了强化直觉的选择,使其合理化和正当化而已。因此,按“急思维”形成决定后,再引进“慢思维”,改进的效果并不大。

      怎样才会有效果呢?卡尼曼说,在理性分析的同时,要紧的是跳出自身的框框来看问题,包括克服人们过分自信和乐观的固有心理倾向。在本系列我们一再指出,过分自信和没有确切信息和事实支持的乐观,常导致人们犯错。减少这种错误,最好找到相同情况下实际发生过的案例作为参照,来检验自己的信念和印象能否站得住。

      人们往往过分注意其他人取得的成功或满足,以为很容易复制,忽略可能的成本或负面因素。譬如,看别人打高尔夫球很来劲很高雅时,你需要接连去试,并询问内心的反应是否真的令自己快乐?又如羡慕同事买楼,然而是不是房子越大越贵你就越满足?权衡值不值得为之牺牲其他的追求?有些选择能重复,可以亲历体验,另一些则不然,比如择偶、迁居到其他城市甚至国外。像“非诚勿扰”续集里的秦奋那样,搬到了三亚的大宅子里,日复一日晒太阳泡海水,确是你想往的吗?所以只凭自己的想象或看他人行为的表象来做选择,往往吃亏。跳出迷思的框框,仔细发掘与你相同的其他人做类似选择后的实际经验,包括与之深谈讨教,从而了解自己的真实追求,不高估自身的能力和运气,然后实地体验或从别人实际经历中获得教益,要有效得多。这样来运用系统二 ,才不会被系统一牵着鼻子跑,对匡正系统一才会有帮助。

      在企业组织的集体决策,道理也是一样,不过要复杂一些。老板拍脑袋,决策往往已由他的系统一“前定”了,这时要下属来参谋评估,效果会适得其反。下属或咨询专家多半会窥测雇主的倾向偏好,不惜过滤信息、筛选事实来证明老板决策的英明。这种场合下,其他人的系统二只会助长老板的系统一的偏失。结果经过“团体讨论的”决策甚至比“个人直接拍板”还要差。解决之道,卡尼曼建议,老板最好不预设立场倾向,否则方案计划的取舍就会围着他转。上级要(暂时)掩蔽自己的偏好,提出另外一个或数个的“次优”方案,在宽松开放氛围里真诚讨论,决策的质量才可能提高。评估方案实施的可能效果时,要对市场竞争对手做平正的评价,不可盲目高估本单位的能力和机遇。

      至于结合系统一和系统二时,人的经验有何影响?卡尼曼认为利弊都有。随着年岁和经验增长,人会少点冲动多些体验而来的沉稳。不过经验是否管用,要看背景和环境的变动怎样,若决策的变量和依据变化很大,经验可能反而是累赘。年轻人反应快顾虑少,更能学习去拥抱发展,成事的可能未必更小。家长以经验来训导子女,是形成代沟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年岁大了,关注力会有所减弱,考虑不周是常见的现象。各国的老人往往是奸商行骗和愚弄的对象,就是个旁证。卡尼曼为此提出一个具体建议,老人退休后就不再适合自己选个股投资证券了。一来反应会钝些, 二来也输不起退休金,万一出差错翻回老本殊不容易,所以,委托给基金专业人士代理,更可靠些。(不过巴菲特、芒格一类的老人,又自当别论。)

      下期我们想谈论的是,奥巴马总统的行为模式是怎样的?他的决策风格是偏向于系统一 呢还是系统二?

      接下来请大家回答“管鲍分金”的问题:

      走出地铁站时,你和另一个乘客被人拦住做小测试。他拿出10元钱让你们分享。规则是:由甲方按自己意愿提出方案来分,从10-0到1-9怎么都行;乙若接受甲的方案,甲乙就分这10元然后再不碰面;乙若拒绝,那人就收回10元,两人则空手而归。靠丢硬币来分甲乙,如果你是甲,会分给自己几元?

      期待大家参与,通过电脑或手机接入(网址http://bit.ly/xMijrg),也可通过我的新浪微博@孙涤Bruce来输入。http://t.cn/zOzH0nL

      (作者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美国华裔教授学者学会(南加州)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