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择时公告“暗助”规避监管
|
⊙记者 徐锐 ○编辑 孙放
在光伏产业陷入整体性低迷的大环境下,向日葵日前一则“姗姗来迟”的业绩变脸公告引发市场的广泛质疑。其原因不仅在于公司四名高管曾在上述消息披露前大肆抛股套现,更有公司不惜采取先临时性停牌,再择时公告,来“帮助”涉事高管逃脱违规减持的“罪名”。
向日葵本月14日发布2012年半年度业绩修正预告,未出外界所料,公司在本次公告中大幅调低了上半年的业绩预期,净利润指标从此前预计的“比上年同期下降50%以上”调至“亏损1.6亿至1.7亿元”。
需指出的是,向日葵为发布本次业绩修正公告,已于7月11日停牌,而根据本次公告内容,其阐述的业绩修正原因与其他同行相比并无“新意”,如光伏行业低迷、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欧元汇率大跌、应收账款产生巨额汇兑损失等等。有鉴于此,向日葵为何要苦等三天后才公布业绩变脸的事实?
暂不论其幕后动机为何,但通过延迟披露,公司高管却由此规避了因窗口期减持所面临的潜在处罚。
深交所统计数据显示,就在本次业绩预告发布前,向日葵四名高管曾在6月29日至7月2日间“先知先觉”地大量抛售自家股,合计套现过千万。其中董事、总经理丁国军减持80万股,另外三名副总经理陈海涛、潘卫标、杨旺翔减持规模也从50万股至12.5万股不等。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四名高管的减持态度十分坚决,其相关持股正是6月29日解禁,而在随后两个交易日内便将可流通股全部抛售一空。身为财务总监的潘卫标更是在6月29日发生短线交易后继续甩卖持股。
“看点”还不在于此。潘、杨二人的最后一笔减持操作发生在本月2日,而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上市公司高管在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由此,若向日葵在7月13日前发布业绩预告,上述两高管的减持行为势必构成违规。再看向日葵,其在11日停牌却在14日发布业绩预告的“反常举动”则恰好帮助二人“熬过”了窗口期。至于为何选择14日而非13日公告,一个客观现实是,14日为非交易日,市场关注度可能降低。
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是,作为向日葵的总经理或副总经理,上述四人显然是最了解公司生产经营状态的“内部人”,那么其在精准减持时是否已意识到公司业绩将发生“质变”?同样,向日葵的延迟披露行为又是否受到了高管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