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伟君
很多概念的传承源于一些老资格的投资者,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很多概念已经成为传说,比如所谓主力经常采用的“刻意打压”之类的手法。
我们经常在市场上听到“刻意打压”这种说法,一般是指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主力在建仓阶段希望买到更低价的筹码,所以刻意将股价压低。另一种情况是主力在推升股价的过程中为了清洗浮动筹码而刻意压低股价迫使获利筹码出局。
先看第一种情况。主力建仓的目的是为了获利,因此相对低价的筹码更能吸引主力,但这仅仅是一种理想状态。
现在的主力控盘程度很低,一路打压建仓的结果必然会使自己被套。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就像普通投资者在下跌时段补仓一样。所谓越跌越买,持股成本确实越来越低了,但被套的资金也会越来越多。主力与我们的差异就是持仓数量的多寡,其被套的结果是一样的。这样一旦主力完成建仓就使自己处于一个十分被动的局面。由于大盘是无法把握的,所以主力在完成建仓的时候通常希望股价高于自己的建仓成本,这一点恐怕与市场的认知不同。当我们持有股票时账面是否盈利对于心态影响很大,主力也是同样的心态,所以主力决不会故意通过打压股价来建仓。建仓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主力并非市场的主宰。打压股价的另一个风险就是在打压过程中首先要卖出筹码,而这些筹码是刚刚通过建仓拿到的,通常卖出的时候不会盈利,这样就更加容易抬高建仓的成本。万一股价压不下去,那么这些压出去的筹码就会成为将来市场的获利盘,主力只有在更高的价位去建仓,建仓成本反而会上升,这就是典型的“偷鸡不成蚀把米”,至少理性的主力不会去冒这种风险。
一般来说主力建仓过程也是顺势而为的,只是这里所说的顺势而为与推升股价时的顺势而为不一样,正好相反。在建仓阶段往往是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多拿一些筹码,而在市场上涨的时候少拿一些筹码,在具体的运作中还会压出一些象征性的大单子以压迫市场的卖单出来,但基本不会主动性地大量卖出以期压低股价。
再看第二种情况。
洗筹也是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概念,主要是指主力在推升股价到一定程度后强制股价进行调整,这样市场中的短线盈利筹码就会出局,市场的短线持筹成本就会提高,从而有助于提升筹码的稳定性。我们都知道短线筹码的账面浮动盈利越多越容易被抛出,也越容易成为主力进一步推升股价的障碍,所以在继续推升股价上涨之前主力需要进行洗筹。
然而时过境迁,现在已经很少见到能够控盘自如的主力,因此这种所谓通过“刻意打压”来达到清洗浮动筹码的行为基本不会采用。
现在的市场主力其特点只是阶段性参与,持有的筹码远少于以前的主力,实际上也没有绝对控制股价的能力,只有在市场向好的情况下顺势参与推升股价,所以洗筹这种操作手法已经被抛弃。
当我们看到某股在上涨之后回调时千万不要总是与“主力刻意打压进行洗筹”联系起来。股价下跌有很多种因素,比如市场整体下跌,比如个股题材趋冷,比如个股基本面出现负面消息,比如某张一次性大单出逃等等。尽管从分类上来说洗筹也是其中的一种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已经太小了,所以基本上可以排除在外。
确实有很多个股在下跌之后又重拾升势,但也有多种可能性,与之前是否属于洗筹很难产生必然的联系。
市场上有很多概念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很多投资者也喜欢标榜自己的老资历。但时代变了,如果我们在市场混了多少年还是普通一员的话,不妨重新检验一下那些所谓“古老”的概念是否还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