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卢晓平 ○编辑 王晓华
董辅礽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华生:经商与做学术研究相比,他更适合做学术研究。借用这句话来说,华生更适合对市场进行宏观把握和研究。
华生身上有很深的时代印记,他是“文革”中的老三届,15岁就到农村插队,在农村工厂干了10年,生产第一线的阅历加上不倦学习,使他能以持久不懈的精力研究我国改革最前沿和最具挑战性的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他是影响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三项重要变革(即价格双轨制、资产经营责任制、股权分置改革)的提出者、推动者。最近几年,他已经将目光放到了收入分配、土地制度等影响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深层次改革领域中。
但最近的一件事情,让他从财经领域的学者成为普通人关注的对象:为了庆贺母校东南大学110周年生日,华生和他的夫人——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联名捐赠1100万元设立贫困生援助基金,这是东南大学建校历史上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受立平兄文启发,近日写作‘中国改革向何处去’,几易其稿,苦思难解。今抽闲上网却见炒作东大110年校庆我与夫人向母校捐款1100万之事。学识落寂,金钱生辉,其实有些悲催。况且我们这样整天爬格子的人又能是多大的富豪?然捐资助教实我中华传统;回馈母校乃世界文明潮流。一人一瓦,学以践行,万事可成”。
这是华生微博上的一段原话。坦荡荡、不忮不求的浩然之气跃然而出。
这种无私的正气还体现在他最近一次在国务院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的表现,华生大胆直斥中国现行土地制度的弊端及其巨大危害。“总理让我敞开了讲,我也就实话实说。共产党是靠土地革命起家的,土地制度出了问题,就会动摇国本。”
他和蔼可亲,不端架子。即便是电话采访,也都可以听见他及时精到的解读和耐心讲解。他是母校东南大学教授,获得过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孙冶方经济学奖、中央国家机关优秀论文一等奖,著有由英国麦克米兰公司出版的英文专著和《中国股市的经济学思考》等书,发表过许多有影响的研究论文与大量的财经、证券评论。
华生的座右铭是:“回报!”这是他作为燕京华侨大学校长为该校定的校训。该校训还配有上下联: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回报社会,回报他热爱的土壤和人民,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