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评论
  • 12:专 版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研究·市场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外资机构博弈中资股 入市意愿触底反弹
  • 主力合约再现贴水 多头底气略显不足
  • 试探性反弹再度展开
  • 全球大豆供应趋紧
    国内豆粕再现“双主力”格局
  • 实物交割有保障
    白银期货首笔注册仓单成功生成
  •  
    2012年7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证券·期货
    外资机构博弈中资股 入市意愿触底反弹
    主力合约再现贴水 多头底气略显不足
    试探性反弹再度展开
    全球大豆供应趋紧
    国内豆粕再现“双主力”格局
    实物交割有保障
    白银期货首笔注册仓单成功生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全球大豆供应趋紧
    国内豆粕再现“双主力”格局
    2012-07-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郭晨凯 制图

      ⊙记者 黄颖 ○编辑 毛明江

      

      本月末,美豆将进入关键生长期,而干旱天气炒作也进入白热化阶段。国内豆类跟随外盘强劲上扬,基本面偏强的豆粕继续受到资金青睐,再现“双主力”格局。专家称,目前,天气炒作并未“消停”,美豆大幅减产预期增强,美豆有望维持上涨走势,而国内豆类也将继续跟涨。

      

      国内豆粕再现“双主力”格局

      近日,美豆期价连续大涨,创下四年新高,主力合约价格已突破1600美分并逼近2008年7月初历史高点。而美豆粕期价周二晚则有史以来首次突破500美元关口,创下历史新高。

      国内豆类亦震荡上涨,其中基本面偏强的豆粕继续受到资金青睐。资金连贯大举增仓,拉升豆粕价格,豆粕期价持续领涨国内豆类市场。昨日,连豆粕大涨1.99%,连豆上涨0.63%。

      上海中期分析师朱罡表示,由于受美国干旱天气的持续影响,目前美豆的生长状况进一步恶化,导致了近一个月以来,芝加哥豆类市场的疯狂上涨。

      而与CBOT美豆市场联动性较强的是大商所的连豆粕合约,连豆粕市场自6月初起,开始了一波罕见的上涨行情,主力1301合约起始价位在3100元/吨附近,目前最新价格上升至3945元/吨附近,涨幅已超过800元/吨。

      业内人士称,美豆隔夜场内交易期价大幅走高,证明美国本土市场对于美豆单产下降的预期进一步确认,市场多头信心坚定。因此,连豆粕昨日大幅高开,但不得不承认,国内豆粕合约上空单的实力依旧强劲,以致多空双方昨日移战1305合约,1305合约持仓大增逾26万手,且成交量超过1301合约的成交量,豆粕品种再现“双主力”格局。

      目前,豆粕1301与1305两合约交替上涨,特别是近月主力1301合约尾盘的强势拉升,验证了豆粕合约的强势格局将继续保持。

      

      全球大豆供应趋紧

      从基本面来看,美国中西部产区遭遇50年来最严重旱情是激发此波美盘大豆价格大涨的主导因素。在去年南美大豆大幅减产导致全球大豆供应趋紧后,市场对今年美豆供应依赖性增强。但美国主产区天气恶劣引发美豆亩产产量大幅下降担忧,全球12/13年度大豆供应进一步紧张的担忧不断加大。

      上周二USDA7月供需报告大幅下调美豆玉米亩产后,本周一美国农业部周作物生长报告连续第五周下调美豆优良率,目前优良率降至34%,远低于去年同期的64%,创历史同期最低水平。而天气方面,虽然周初产区出现降雨,但雨量较小难以缓解旱情,同时预测周五至周末产区仍炎热高温,美豆生长情况可能会继续恶化。市场对美豆产量预测开始不断下调。

      国外分析机构整体预期美豆亩产将降至40蒲/英亩以下,预测范围在35-38蒲式耳。产量下降将造成美豆供应进一步趋紧,12/13年度大豆库存可能会降至1亿蒲的历史低位水平。

      光大期货分析师赵燕表示,“在天气炒作进入白热化阶段及美豆大幅减产预期增强的刺激下,美豆有望维持上涨走势,而国内豆类也将跟涨。”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饲料消费旺季来临,三季度国内终端需求逐渐启动也提供基本面支持。6月份以来,部分以猪料为主的饲料企业销售明显增长,而现阶段水产也处于消费相对高峰期,多数饲料企业预计7月份饲料销售稳定或略会有增长。近日价格上涨过程中,终端企业补货量增加,这也促使油厂近期豆粕出货速度加快,豆粕库存压力减轻。

      赵燕认为,在天气炒作下,美豆将保持震荡上涨,仍会对国内豆类期价提供支持,基本面仍将支持豆类中长期看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