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做多大户逆势加码
(三条或左边栏)
⊙刘重才 记者 周鹏峰 ○编辑 枫林
对银行股的未来走势机构与大户之间分歧明显。本报记者统计发现,二季度基金选择大举减持,但两融市场中的融资做多大户自6月8日至今选择继续坚守,且有加码态势。
6月8日央行年内首次降息,7月6日央行再次降息,两次降息后,贷款利率浮动下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7倍。这被视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性举措,进程超过市场预期。利率市场化对银行最直接的冲击即是减少其净息差收入,这对目前仍主要依赖“存贷利差”盈利模式的银行业而言,无疑影响巨大,券商研究机构纷纷下调银行的盈利预期,对未来银行股的走势预期也偏谨慎。
近一个月银行股的表现对此做了充分的反映。据上证报资讯统计,自6月8日至今,16家上市银行中,仅宁波银行略微上涨外,其余公司股价均告下跌,华夏银行区间跌幅最大为9.88%。招商银行、浦发银行跌幅也高达9.60%、6.66%。
不过,对银行股的配置策略,机构和大户之间却出现强烈分歧。从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报来看,金融保险业占基金净值比例从一季度的12.04%降至二季度末的10.35%,成为重点减持行业,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成为二季报基金减持个股前两名。
两融市场对银行股态度截然相反,融资买入客户选择坚守,并未抛弃银行股。数据显示,6月8日至今,银行板块呈现资金净流入,截至7月17日整体融资余额为98.6亿元,相比6月8日融资余额91.8亿元,净增加6.8亿元,幅度约7%,且近一周资金流入明显。
但从个股来看,结构分化明显,16家上市银行中,股份制银行更受两融青睐,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融资余额居前,金额为17.5亿元,16.9亿元和16.8亿元;国有银行融资余额较低,工、农、中仅为8800万元、6910万元、6108万元,融资余额均不足亿元。
有研究人士认为,业务管理良好、经营效率高、风险控制能力强的股份制银行,在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将更有可能超越行业整体水平,这或是大户的偏好原因之一。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就目前上市银行业绩表现来看,股份制银行业绩表现更优。海通证券预计银行半年报业绩增速稳定,其中大型银行中期业绩同比增速为14%,股份制银行增速为26%,同比增速较快的预计为兴业、民生及光大,均超过30%。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业绩差异在一季度体现更为明显。据海通证券统计,一季度利润同比增速最快的银行是股份制银行(37%),其次是城商行(31%);国有行下降较快,从去年底的26%下降至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