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评论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海外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专版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理财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特别报道
  • A16:基金·人物
  • 正利率时代的意义
  • 回归债券投资本源
  • 寻找中国的“投资时钟”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
  •  
    2012年7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正利率时代的意义
    回归债券投资本源
    寻找中国的“投资时钟”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正利率时代的意义
    2012-07-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过去10年的很多时候,我们的1年期储蓄利率都低于年度的通胀水平。这样一个“负利率”的时代,被不少经济界和投资界人士认作是,中国这一轮房地产大涨价、投资大跃进的政策始因,甚至是最大的原因。

      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下滑,通胀水平的明显下降,我们或许有望迎来一个“正利率”的时代,至少一些有见地的机构这么认为。如果这是真的,正利率时代对于股市投资者而言,意味着什么?

      ⊙本报记者 周宏

      资产价格将被压制

      星石投资是业内少数明确提出“正利率时代”到来的机构。其首席策略师杨玲表示,据星石测算,自6月份起随着翘尾因素的明显降低,总需求的不断收缩,下半年CPI可能会延续迅速下降趋势。长达两年的负利率时代也终于宣告结束,

      “长期看,正利率时代悄悄来临意味着投机时代的尾声。过去几年,由于实际利率为负,通过不断放大杠杆,疯狂炒作各类资产能获得难以置信的高收益。炒房子、炒黄金、炒艺术品、炒红酒白酒、炒大蒜……杠杆越大,财富积累越快。但是一旦负利率时代终结,高杠杆率的投机行为会承受正利率风险。曾经暴涨的资产价格将受到压制。”

      一句话,这是一新的时代,资产投机者的梦魇时代,价值投资者的复兴时代。

      

      经济转型的需要

      那么是什么导致负利率时代终结,正利率时代的开启呢?过去那些政策、企业、市场的环境突然不存在了吗?中国巨大的流动性会向何处去呢?

      星石对此的解读是,原有的模式已运行至顶峰。“过去高通胀的负利率时期,中国资产泡沫被渐渐吹起,同时国内杠杆率在这个过程中也被拉升得很高。目前国内的M2/GDP已经达到了1.8倍,是美国的3倍,这几乎高居全球之冠。因此,在未来的二三年内,国内将处于一个去杠杆化的进程,盘踞高位多时的资产价格将缓慢回落。”

      而鉴于资产杠杆消化的过程会比较长,星石顺势预期可能正利率的延长时代会较长。

      类似的看法,在公募基金中也有一定市场。包括银华、汇丰晋信等基金在2季报中或明或暗的表示,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型路途遥远,过程曲折,因此要提防经济下滑的深度。

      

      通胀幽灵的阴影

      那么关于通胀幽灵呢?

      事实上,这可能是目前市场宏观讨论的核心问题。

      不少基金经理认为,鉴于中国人口红利的接近尾声,中国通胀问题正在前所未有的凸显出来。有关部门抓住今年时机,不遗余力的推动资源价格调整的目标,似乎也正是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资源使用集约化,缓解未来的资源瓶颈,因此,近年内,中国的通胀水平恐怕不会太低。纵观基金2季报就可以发现,确实有相当比例的机构认同这个看法。

      而星石的看法是,恰恰是因为目前资源和人力价格压力较大,因此,政策制定者对于货币政策的态度会空前审慎。在资产泡沫没有消化完毕之前,央行重新开闸大放货币的概率也不大。因此,正利率时期有望维持。因此,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才会更乐观。

      正利率或负利率,或许就是下半年的关键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