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
编制规划与加强立法正紧锣密鼓推进
在业内人士看来,三沙市带给海南的变化之一,则是为其在海洋经济发展道路带来了新机遇。
正如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赵中社6月24日在海口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所言,三沙市的成立,拉开了该省海洋经济大发展的序幕。
事实上,早在建省办特区之初,海南依托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便提出了“以海兴琼,建设海洋大省”的发展战略。经过多年发展,海洋经济在海南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升,2011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612亿元,较上年增长17%,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7%。据海口海关统计,2011年海南水产品出口达到4.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1.5%。
不过,与山东相比,海南所管辖海域面积是山东的12.5倍,而海洋总产值却不足山东的1/10。2011年海南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612亿元,而山东同类数据却为8300亿元。此外,海南岸线经济密度排在全国倒数之列。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官员也坦言,与自己比,进步不小,但跟别人比,差距还很大。
业内认为,制约海南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宏观指导、协调和规划,海洋经济整合度不高,海洋产业开发基本处于初级开发阶段。而投入少、科技力量薄弱则是最大的“瓶颈”,缺乏可持续发展后劲,形成了典型的“大海洋,小产业”格局。
在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名誉院长张本看来,海南海洋产业开发起步晚、基础差,高附加值的精细产品不多,很多加工企业仍然只能对水产品作初级加工,至于鱼皮、鱼骨、鱼鳞的附加值就几乎被抛弃了。其实这些看似边角料的东西,完全是可以借助科研辅助,加工成多肽等高附加值产品的。
为了破解这种“大海洋小产业”的发展困局,海南省政府做了很多努力。2010年颁布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海洋产业作为重要部分,在各个层面都进行详细的规划。如今,如何把握三沙市设立这一契机,加快实现海南海洋经济的腾飞,正是当下海南人在思考的问题。
赵中社认为,在发展大幕开启之前,有两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是编制规划,二是加强立法。
“开发西南中沙,发展海洋经济,必须有序进行,这就需要编制一系列的规划。”赵中社表示,首先是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岛保护规划。目前,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已颁布实施;从海南层面来说,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已正式获得省政府批准通过,6月25日,海南省政府将该区划上报给国务院。海南省的海岛保护规划也已通过评审。其次,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方面,海南正在编制《海南省“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已编制了海洋渔业发展规划、深水网箱发展规划、休闲渔业发展规划等15个海洋方面的规划,有序地指导建设开发以及海洋经济发展。
据悉,目前,海南已开始着手制定《海南省海岸带保护与开发利用管理条例》、《海南省海洋资源开发管理条例》、《海南省海洋生态补偿管理规定》、《海南省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条例》、《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管理规定》、《西南中沙旅游开发管理规定》、《海南省水产种苗管理办法》等7部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