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专版
  • A7:专版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螺纹钢一路下跌 加速钢铁行业洗牌
  • 新糖消费旺季不旺
    白糖外强内弱格局短期难破
  • LME股东放行港交所并购案
  • 宏观经济增长趋稳 股指下行空间不大
  • 人气低迷显示熊市末期征兆
  • 淡化策略研究 部分中小研究所转攻另类投资
  • ■市场动态
  •  
    2012年7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证券·期货
    螺纹钢一路下跌 加速钢铁行业洗牌
    新糖消费旺季不旺
    白糖外强内弱格局短期难破
    LME股东放行港交所并购案
    宏观经济增长趋稳 股指下行空间不大
    人气低迷显示熊市末期征兆
    淡化策略研究 部分中小研究所转攻另类投资
    ■市场动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淡化策略研究 部分中小研究所转攻另类投资
    2012-07-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晓宇 ○编辑 李剑锋

      ⊙记者 王晓宇 ○编辑 李剑锋

      

      据记者了解,在券商整体服务转型的大背景下,部分中小券商开始逐步放弃对大盘等策略研究,并将主要精力转向大宗商品、ETF等另类投资新蓝海,以期寻找新的盈利点。

      “我们没有发表任何有关A股下半年策略的报告,今后也不准备再研究。”某小型券商研究所所长坦言,无论是从资源、人才还是经验积累上看,公司都不具备这样的基础。与其拿自己的劣势与申万、华泰、中信这样具有深厚基础的大券商比拼,还不如把集中力量开发一些大券商没有重点开发的蓝海领域。

      另有广州券商研究所副所长对此表示认同。他指出,通常来说,大券商都会覆盖到策略研究,市场上已经形成大所愈大、小所没路的格局,现在市场面中小研究所在这一领域中的声音越来越弱。

      某北京基金公司投资总监也指出,大部分实力相对弱的研究所也没有能力写出有逻辑、有思想、有独立观点的策略报告,所以他们也很少留意这些报告。

      报告难入买方“法眼”,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来源,但配备这样一个研究团队的成本并不低,这就无怪上述研究所主动撤离这一领域。这并非个案,跳出“大而全”,开始走差异化、精细化发展道路的研究机构越来越多。

      例如,华宝证券研究所所长赵恒珩告诉记者,依托宝钢集团上下游资源优势和华宝投资金融主体优势,公司将精力主要放在大宗商品、黄金等方面的研究。此外,随着新的金融工具的增多及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公司还将专注于ETP等另类投资产品的专项研究。

      据了解,ETP(Exchange Tradable Products)是交易所交易产品的总称,国内的ETP产品包括封闭式基金、ETF基金,LOF基金以及分级基金和可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子份额。

      赵恒珩预计,随着场内交易产品数量和类型的日益丰富,基金等买方机构对于场内交易产品评价、投资策略、产品设计咨询、流动性管理等一系列投资研究服务随之增多,未来有望成为研究所最重要的增长极。

      基金业大佬华夏基金就在近期一次性申请5只ETF行业基金,一方面显示出公司对股市并不悲观,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公司十分看好这类产品的市场潜力。

      东海证券研究所相关人士也告诉记者,中国股市已经迎来真正的全流通时代,作为券商研究报告买方的客户构成已经发生变化。上市公司“大小非”掌握着巨大筹码,如何接受他们的委托并提供高端行业研究报告,或者股权融资、税收筹划、现金管理、股权托管等配套建议,将成为研究所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