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专版
  • A7:专版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家电连锁业告别巅峰期
    国美苏宁连连暴跌
  • 绕不开的电商
  • ■信息大全
  • “稳”股价毫不含糊
    上市公司纷纷发威“护盘”
  •  
    2012年7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公司·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公司·热点
    家电连锁业告别巅峰期
    国美苏宁连连暴跌
    绕不开的电商
    ■信息大全
    “稳”股价毫不含糊
    上市公司纷纷发威“护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绕不开的电商
    2012-07-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覃秘 ○编辑 邱江

      ⊙记者 覃秘 ○编辑 邱江

      

      江山代有人才出,谁知各领风骚仅数年!

      出乎业界意料,“大佬”国美电器会如此快地陷入亏损。根据财报,国美电器去年三季度的单季盈利尚高达5.38亿元,四季度却急剧下滑至4924万元;今年一季度盈利尚有6739万元,二季度吃掉了一季度的全部利润还不够。

      亏损的理由不难解释,核心因素正是来自电商的冲击:一是电商的分流抢走了生意,减少了实体店的销售额和利润;二是自身的电商平台消耗严重,处于“烧钱”阶段。此前,国美的老对手苏宁电器发布业绩修正预告时,讲述的也是同样的故事。

      其实,网购对传统零售商的冲击才刚刚开始,如今发生在苏宁和国美身上的事情,将在未来向几乎整个流通行业蔓延。国美和苏宁首当其冲,只是由于其所售商品的标准化程度高,最先被电商突破阵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物流和支付技术的升级,这种趋势只会进一步蔓延。

      除了家电销售商,另一个对网络冲击感受强烈的行业应属百货业。如今,通过网络购买服装已经成为不少女士的首选方式,部分地方甚至还曝出,有人在高端商场试穿衣服后记下牌号,然后到网络上淘货。但是,由于百货的品类较多,行业对网购尚有一定的抵抗力。另外,和家电销售商相比,国内百货业相对分散,且多数还是靠租金吃饭,目前还没有曝出严重亏损的案例。然而,这一表面的平静已不可能持续下去。

      需要警醒的是,目前不少渠道商仍决定固守三、四线城市,如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近期均表态,其网络调整集中在一线城市,会继续进入其他三、四线城市。从目前相关上市公司披露的业绩来看,一线城市受到的冲击较大,三、四线城市的日子似乎还可以。但在申银万国研究员王德伦看来,中西部和二、三线城市未来将受到更大的冲击,网络销售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没有地域限制,这一战略方向的选择或许将成为未来决胜的关键。

      王德伦认为,除了对零售商造成直接冲击外,网购还会对整条流通产业链造成深远影响。对上游品牌商而言,首要的就是减少代理层级、向渠道扁平化发展。在干掉多级代理商这一“奢侈品”后,一个最可能的突破是,网购将在未来打破目前流行的区域代理商体系,实现全国直供。而对现有零售商来说,目前是以招商能力和商业物业运营为中心,未来将调整到以商品经营和消费者服务为中心。整个变革过程中,消费者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终端价格将回落,且越来越透明。

      虽然有着看似一片光明的前途,但转型的过程必将是痛苦的煎熬,电商间洗牌的逻辑就是看谁支撑到最后,奉行的是“剩者为王”。由于京东商城一直未对外披露其财务数据,外界无法知晓这位“杀手”的亏损状况。倒是国美电器今年5月底的一次股权转让曝光了库巴网和国美网上商城2011年的业绩,共亏损近4亿元。库巴网CEO丁华东日前表示,在100亿元的年度销售目标下,集团仍允许库巴网今年战略性亏损。

      谁能最后活下来?也许只有时间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