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特别报道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路演回放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市场
  • A8:专版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铁矿石:遭遇行业机制失灵尬尴
  • 铜:保税区内库存同比增三成
  • 煤价下跌
    打开煤电改制空间
  • 大批中小航企
    面临倒闭风险
  •  
    2012年7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铁矿石:遭遇行业机制失灵尬尴
    铜:保税区内库存同比增三成
    煤价下跌
    打开煤电改制空间
    大批中小航企
    面临倒闭风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铁矿石:遭遇行业机制失灵尬尴
    2012-07-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宁波北仑港,炽热阳光下,铁矿石码头被矿砂中的晶体映得闪闪发亮。

      在其中一个10万吨的泊位上,一艘来自澳大利亚的矿船正安静地等待卸货。机械抓斗有节奏地下探至船舱,每一合一提一放,30吨的铁矿砂就被转卸至一个巨大的料斗中。

      “ 铁矿石对于港口本身日常吞吐没啥影响,但我们的港口库存压力一直很大,没有减缓过。”宁波港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 朱宇琛 ○编辑 毛明江

      现状

      铁矿石库存处于历史高位

      今年一季度,北仑港港口库存始终在300万吨以上,而历史最高峰出现在2009年4月的320万吨

      北仑港区的矿石堆场共有30万平方米,接纳能力大约在300万吨。远远看去,堆场上的铁矿砂构成了一座座黑色和褐色的小山丘,连绵不绝。它们大多来自巴西、澳大利亚、智利这些盛产优质铁矿的国度。

      汽车沿着堆场一路向前,几乎没有空位了。只偶尔有些许空地,出现在矿粉堆成的小丘之间。当时接近中午11点,铁路上没有看到来提货的火车,来往的货运汽车也很少。

      “库存的确比较大,不过还没到要拆掉办公楼堆矿石的地步。”工作人员笑称。

      记者获得一份数据显示,目前北仑港的港口库存在290万吨左右,的确处于历史高位,但也并非最高纪录。今年一季度,该数据始终在300万吨以上,而历史最高峰出现在2009年4月的320万吨。

      宁波港董秘蒋伟向记者解释,之所以还能基本正常运转,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从矿石的物流流向看,要进入长江流域,宁波港地理位置最为便捷。青岛、日照、曹妃甸、连云港都略逊一筹,因此积压更明显。

      此外,目前港区主要的矿石已经主要转为钢厂自采,贸易矿大大减少。“港口发挥调度功能,根据船期和堆场情况,及时通知货主尽快提货。”而钢厂作为自用原料,提货的效率毕竟大大高过贸易商。

      影响

      现货钢材价格9个月跌24%

      矿价钢价联动,原本风光无限的矿石也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大幅跳水,短短两个月急速下挫23%

      贸易矿减少,只因矿石伤了贸易商的心。

      从去年10月算起,现货钢材价格迄今已经累计下跌了 24%。大家觉得跌无可跌之时,7月23日当天,钢价又再度出现超预期的大幅下挫。长材和扁平材的单日跌幅均超过了1%,这在之前往往是一周的累计跌幅。情况之惨烈,让市场大跌眼镜。

      矿价钢价联动,原本风光无限的矿石也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大幅跳水,短短两个月急速下挫23%。今年4月,传统的开工旺季还没完全过去,铁矿石就又开始下跌,迄今跌幅又超10%。目前,品位62%的粉矿到岸价已经跌破120美元/吨,年内新低,如期而至。

      “现在堆场的货,肯定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贸易商不愿意低价卖出,宁愿付费在港口存着。”一位印度矿中国区销售负责人昨日对记者明确表示,矿价连续下跌,许多贸易商如果按现价出货,就“不止是亏一点了”。这部分被套牢的贸易矿,依然是目前港口库存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我们公司的库存,与目前港口库存的情况差不多,处于高位,企业的经营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山东华信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拜文汇很干脆地向记者坦言。华信工贸是山东重要的铁矿石贸易商,拥有国内多家钢厂的铁矿石采购代理权。

      “虽然不能说‘普遍亏损’,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大还是小,铁矿石贸易商的经济效益普遍大幅下滑、经营举步维艰是不争的事实。”拜文汇说。

      费解

      产能过剩不减反增

      中国的钢铁行业并非纯粹由市场配置资源,还有行政力量参与其中

      “按照这个趋势,矿价应该跌破100美元!”早在两个月前,多位业内人士就对着不断破位的钢价走势图断言。

      不过,让人费解的是,部分钢厂还依然在扩大产能。宝钢的湛江项目、武钢的防城港项目已经规划多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记者还从山东钢铁内部获悉,山钢也正在规划,加快推进“日照精品基地”的建设进度。马钢也在规划300万吨的新建产能。

      而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建和拟建的高炉,全国目前共有210座,合计相当于2.5亿吨产能。

      为什么不明确减产?为什么不减反增?

      齐鲁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笃慧举了一个例子:“就像楼下的早餐铺子,即使一天可以生产100个包子,但如果食客只有20个包子的早餐需求,作为理性的经济个体来说,只会按照需求进行运作,不会按照100个产能进行配置。”

      记者获得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共有36家钢企总计超过6400万吨的新建产能要投放。其中,河北的众多民营钢企都制定了投产计划。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矿石商人在年初看到“到处竖高炉”的原因。

      加入混战,民企的根本出发点与国企一致,都是为了“生存”。钢铁冶炼是一个退出壁垒很高的行业,生产线一旦被拆除,如果无法用其他形式重建,等于所有资产付诸东流。要保住产业,民企极力扩大规模,并加强部分环保设施,达到符合产业政策的标准。

      业内人士直言,中国钢铁业正在遭受市场调节机制失灵的恶性反噬。中国的钢铁行业并非纯粹由市场配置资源,更多时候,行政力量参与其中。造成这种形势的原因,在于根深蒂固的体制和产业结构。而这种形势最终产生的结果,就是“抱团自杀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