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研究·数据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核能安全的共同责任
  • 此时此刻,
    投资者保护机制体现在哪里?
  • 一片叫难声也许就是机会
  • 德拉吉维护欧元的承诺有多少实质性内容
  • 企业大宗海外并购如何有为与不为
  • 庐山:赶走山民迎富豪?
  •  
    2012年7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观点·专栏
    核能安全的共同责任
    此时此刻,
    投资者保护机制体现在哪里?
    一片叫难声也许就是机会
    德拉吉维护欧元的承诺有多少实质性内容
    企业大宗海外并购如何有为与不为
    庐山:赶走山民迎富豪?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核能安全的共同责任
    2012-07-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宋健坤
      宋健坤

      迫于供电的压力,日本终于决定重启关西电力公司大饭核电站3、4号机组,但鉴于反对声势强烈,而偏偏4号机组中央控制室上周又发生安全报警,经济产业相枝野幸男随即表示,政府将考虑针对不重启其他核电机组的情况,推进制定应对供电不足的措施。

      日本福岛核泄漏危机过去一年多了,世人的反应似已不再如当初那么强烈,但福岛核电站周边土壤中铯放射性活度依然在创新高。危机远未结束。日本国会福岛核事故调查委员会公布调查的最终报告指出,事故并非只是自然灾害所致,也是可避免的“人祸”。换句话说,根本原因是在核电站体系的管理中,“权力设计”出了问题!

      在核电运行体系中,其权力的价值属性具体包括:审批权、监督权、应急处置权与核废料处置权。核能发电的特殊性决定了核电站的建设、监督、应急管理与核废料的处理的各个环节,国家都必须充分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国家“公权”,并承担起应尽责任。另一方面,核电站的产权、投资权、融资权、生产权、研发权和经营权,还具有使用价值的属性,由于核电站建设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也需要先进的技术方案与各类人才,政府不可能也没有实力完全承担起全部职能。因此,“多元化”的使用价值属性实质上是为保证效益的最大化。

      日本福岛核危机发生后,有人指责日本政府“政治领导力不足”,对核电站运营监管不力,导致部分依赖受监管者“自觉”;也有人认为是东电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态度消极。这些解释都有其合理性,但还未触及原因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归根到底,这是核电站运行体系中权力归属存在严重问题。

      东电表面上是一家民营化的上市公司,在资产关系上与日本电源开发(J-Power)这样的半官半民电力公司不同,东京都政府是其大股东。看其历史,东电更像一家有着“大企业病”的政商,表现为政府与企业的职能交叉,官僚主义盛行。这种病症表现在企业自身,但结症并不在企业。东电背后实质上呈现的是一系列的利益链条。东电早期曾发生一系列造假丑闻,日本政府未能很好发挥监管责任,使得东电多次轻易逃避了制裁,而福岛核电设备的质量问题应该是政府早就该要求强制整改的。东电所拥有的“运营权”,与日本政府应履行的“监督管理权”的混淆不清,两者都未能很好发挥各自应有的职能。

      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到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得出的深刻教训是:不同主体相匹配的权力系统结构,应在考虑权力使用特点的基础上得到重建。不同主体的权责应有明确分工。

      国家主体应充分发挥“公权”的作用,实行有效的审批权、监管权、应急处置权和废料处理权。从未来核能利用的趋势看,国家主体的这些职责的分量将越来越重,国家能否更好地履行这些权限与职责,从根本上决定了核能和平利用的道路能否继续往前走。

      国企,作为国家职责与经济利益的双重代表,应在产权、研发和经营方面承担更多责任。对民营企业,应充分发挥其趋利的特征,鼓励其广泛参与核电设备的生产。但民营企业投资核电,必须通过制度化的设计,由国有企业托管经营。在保证其投资收益的基础上,应提取风险准备金与核废料处理费用,将一部分投资收益用于潜在的事故处理费用。这样可以充分体现权责统一的原则,从而避免出现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东电面临的永无止境的赔偿结果。

      至于核电站体系管理的“权力设计”,应坚持研发与生产经营相分离、投资与经营分离、电站与电网分离、企业使用核燃料与核废料处理分离的四项基本原则,以及应急处置应由国家统一掌控、监督生产与废料处置要统一、国家能源战略与实施计划要统一、国家监督要与国际监督体系统一这样的四个统一。

      任何一个国家的核电站都不仅仅是该国自身的事情,而关系到世界各国利益。亚洲各国普遍缺少必要的监管能力和措施,一旦发生核事故,应对能力非常有限。因此,需要充分发挥供给监督体系的作用,同时,国际监督体系不能由个别国家主导。各国不能各自为战,更不能行“私利”而忘“公义”。必要时,相邻国家和国民都享有向事故国要求赔偿的权利。

      在全球倍加重视核安全的背景下,此次日本国会的福岛核事故调查委员会所公布的调查最终报告,虽然指出东电应对不利,但却发人深省地将责任推卸给日本前首相:“时任首相的菅直人视察第一核电站、官邸经常致电事故处理现场,这些做法可能造成现场混乱,导致对重要处理作出错误判断,‘危害较大’”。可见,在国家核电站体系的“权力设计”中,利益的博弈远大于科学而务实的态度。这不能不给当今世界又增添一份不安定因素。

      如何使核能更好地为全人类服务,这不仅是个态度问题,更是首先应由发达国家倡导并承担其义务的国际化共同责任问题。

      (作者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理事、资源安全指数网首席战略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