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与难耐酷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频频遇冷的A股。刚刚结束的全月交易中,上证综指出现了逾5%的累计跌幅。
伴随经济增速下滑、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下降,沪深股指持续下行,成交也在“地量”水平徘徊。当市场人气几近“冰点”,A股是否仍值得坚守?
频探阶段新低
2012年以来震荡不已的A股市场,7月遭遇“严寒”。在频频改写2009年3月以来收盘新低的同时,上证综指31日创下2100.25点的年内低点。
与此同时,沪深两市成交也始终在“地量”徘徊。当月的最后两个交易日,两市成交总量均未超过900亿元。
事实上,除了不断下探的股指、持续低迷的成交,还有许多证据表明眼下的A股人气几近“冰点”。
来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A股持仓账户跌至5645万户,占比不足34%,降至2008年初有统计以来的新低。另据统计,上半年A股账户销户总数达到22.2万户。
担忧经济下行
今年以来央行多次降准、降息,货币政策趋向放松为股市创造了相对宽松的运行环境。管理层持续推进各项改革,也旨在提高股市运行质量,提升市场的投资价值和吸引力。然而事与愿违。面对不断走低的股指和下行的股价,为数众多的投资者选择了观望,甚至逃离。
究其原因,国民经济增长的持续减速,以及由此带来的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下降,导致了A股市场投资者信心的缺失。
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二季度GDP同比增速“破8”,显示经济增速下行的势头短期内尚难止步。
截至7月30日,已发布中期业绩报告的156家上市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滑3.7%;229家公司发布业绩快报,净利润同比下滑7%。
持续扩容也给股市带来重负。尽管市场对于“暂停IPO”的呼声不绝于耳,本周仍有4只新股发行。其中30日发行的南大光电,以66元的发行价成为今年“最贵”新股。与此同时,仍有数百家拟上市公司正在证监会“排队”待审。
相对于沪深两市总计逾1.6亿户的开户总数,22.2万户的销户数量或许微不足道。但散户们对于当下的A股敬而远之,却无疑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正如一些专家所言,若将资本市场比喻为一棵大树,股民就是树根。树根不在,树又焉能成活?
无需过度悲观
年初上证综指创下的2132点,曾被许多机构视为“钻石底”。然而进入7月之后,“钻石底”被轻易击穿。7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更险些跌破2100点整数位。
是逃离,还是坚守?难言何时见底的股市,令忧心忡忡的股民面临两难选择。
事实上,减速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所必须经历的“阵痛”。作为实体经济的虚拟载体,资本市场出现阶段性的调整在所难免。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者或无需过度悲观。
或许未来的一段时间,经济增速下行现实和政策支持预期的博弈,将继续困扰艰难前行的中国股市。但在市场环境趋于好转、估值吸引力逐渐加大的背景下,A股仍值得坚守。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