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上证面对面
  • A1:公司封面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7月期货市场回暖 成交额同比增66.15%
  • 上周166亿资金
    净流出证券市场
  • 替豆粕“降温” 大商所上调保证金率涨跌停板幅度
  • 郑商所征求
    对玻璃期货合约意见
  • 华安证券迁入新址再次增资
  • 民族证券发行
    “期中补偿”型债券集合产品
  • 股票开户数连续三周回升
  • PTA强势实现“五连阳”
  • A股如何走出“罗生门”
  • 宁可踏空不愿套牢 基金观望心态浓
  •  
    2012年8月2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证券·期货
    7月期货市场回暖 成交额同比增66.15%
    上周166亿资金
    净流出证券市场
    替豆粕“降温” 大商所上调保证金率涨跌停板幅度
    郑商所征求
    对玻璃期货合约意见
    华安证券迁入新址再次增资
    民族证券发行
    “期中补偿”型债券集合产品
    股票开户数连续三周回升
    PTA强势实现“五连阳”
    A股如何走出“罗生门”
    宁可踏空不愿套牢 基金观望心态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A股如何走出“罗生门”
    2012-08-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姜韧 ○编辑 陈羽

      ⊙姜韧 ○编辑 陈羽

      

      演绎至现代社会,“罗生门”的词义已不是原意中“生死徘徊”的意思,词义演化为指当事人各执一词,各自按自己的利益和逻辑来表述证明,同时又都无法拿出第三方的公证有力的证据,结果使得事实真相始终不为人知,事实结果一直在“真相”与“假象”之中徘徊,最终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与反复,从而无法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的事件或状态。A股“钻石底”事件就与之相似。

      A股的涨跌因素同样存在着“真相”和“假象”,这往往是导致人们在沪指1000点绝境处看空和在沪指6124点高岗处看多的诱因,例如:A股下跌的“真相”其实是蓝筹股,但人们事后却往往会将下跌归咎于一些“假象”因素,最典型的借口就是欧元区可能解体,甚至还有归咎于奥运情结的,但当人们看到近期欧美股市涨多跌少之时,这些“假象”因素已经越来越难以说服投资者。

      回到“真相”因素,始作俑者坚持“钻石底”的理由是:首先看估值水平,估值水平是跟沪指325、998、1664接近;第二个原因,经过4年调整;第三个原因,政策导向;第四个原因,大股东增持。从估值看,A股已是整体估值低于上述历史低点,同时蓝筹股估值更是低于历史大底;至于调整的时间,2007年至2012年即将接近5年的熊市调整时间,亦将超过2001年至2005年四年左右的熊市调整时间,因此提出的“钻石底”事实上是论据扎实清晰的,那么蓝筹股的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两次降息,如果7月份CPI数据跌破2%,则8月份还会享受到第三次降息待遇。另外,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已三次下调,虽然预期8月份可能会有一次上调,但是油价处于下降通道也是事实。这些无疑都是利好于股市的宏观经济利好政策,但是偏偏就是上述利好政策,在人气低迷的A股却遭遇到了不一样的待遇。首先,不对称降息被视作银行股的利空;其次,成品油降价被视作中石油、中石化的利空,偏偏上述两者占据了A股市值权重的巨头。遇上熊市,利好也会被视作利空,人气涣散可见一斑。

      “钻石底”虽然跌破了,但并不意味着李大霄的观点就是错的,相反人们应该更多地去审视导致“钻石底”跌破的“真相”,蓝筹股已经能够复制国内经济,A股熊市5年且估值降至历史最低,经济和股市都需要蓝筹股能够支撑起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