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上证面对面
  • A1:公司封面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内幕交易申辩“碰壁”严密监管
    方大炭素定增6名知情人领受重罚
  • 方大特钢南非购矿
    获江西发改委批准
  • 股价异动公告分出“阵营”
    一批ST公司或存重组预期
  • ■图文导读
  • 上海石化展8月举行
    多家上市公司参展
  • 石墨烯传说仍在演绎
    中国宝安再讲磷矿故事
  •  
    2012年8月2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公司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公司封面
    内幕交易申辩“碰壁”严密监管
    方大炭素定增6名知情人领受重罚
    方大特钢南非购矿
    获江西发改委批准
    股价异动公告分出“阵营”
    一批ST公司或存重组预期
    ■图文导读
    上海石化展8月举行
    多家上市公司参展
    石墨烯传说仍在演绎
    中国宝安再讲磷矿故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价异动公告分出“阵营”
    一批ST公司或存重组预期
    2012-08-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徐锐 王莉雯 ○编辑 孙放

      《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引发了ST公司前所未有的“集体恐慌”,大多已无持续经营能力的ST公司唯有希冀外力重组“求生”。在此背景下,沪市部分ST公司针对“未来三个月会否筹划重大事项”的表态已出现了微妙变化,重组预期“若隐若现”。

      ⊙记者 徐锐 王莉雯 ○编辑 孙放

      

      上交所日前出台的《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引发了ST公司前所未有的“集体恐慌”,板块内个股在近三个交易日出现大幅暴跌。面对着愈发严峻的保壳形势,大多已无持续经营能力的ST公司唯有希冀外力重组“求生”。在此背景下,沪市部分ST公司针对“未来三个月会否筹划重大事项”的表态已出现了微妙变化,重组预期“若隐若现”。

      由于近三个交易日股价连续触及跌幅限制,沪市数十家ST公司今日同时披露了股票异常波动公告。统计显示,上述ST公司所发异动公告可归纳为“两大阵营”,诸如ST梅雁等部分公司明确表态公司及控股股东在未来三个月内不会筹划资产重组、股权转让等重大事项;反观*ST国药等另一批公司则有意回避了“未来三个月会否重组”这一敏感话题,仅强调“目前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值得一提的是,对比此前所发异动公告,以*ST嘉陵为代表的多家公司在重组一事上的“口风”已发生明显转变。

      *ST嘉陵今年5月初曾因连续跌停发布异动公告,公司当时曾向控股股东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函证,后者明确声明“在可预见的三个月内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针对公司的股权转让、债务重组、业务重组、资产剥离或资产注入等重大事项”。而在*ST嘉陵最新发布的异动公告称,南方工业集团声明内容则变为“到目前为止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三个月承诺期的剔除难免令外界对其“是否存在后续运作”产生联想。

      *ST国药亦是如此,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今年3月曾承诺三个月之内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增发股份、收购等对公司股价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而在最新公告中,上述三方则确认“除公司已公告信息外不存在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影响股价的敏感信息。”在今日所发异动公告中,同样存在类似现象还有ST中葡、ST福日、ST昌九、ST中达等。

      在分析人士看来,由于上交所在退市、风险警示新政实施方面采取新老划断原则,故今年下半年将成为ST公司启动重组,实现保壳或避免进入风险警示板的最后契机。而上述公司及相关大股东在异动公告“口风”突变,或是为了在重组时点选择上掌握主动权。

      回看以往案例,的确有个别公司在有意回避“三个月重组承诺期”后随即停牌运作重组。如*ST黄海今年在5月初发布的股价异动公告中,公司及大股东方面未给出“今后三个月内不筹划重大事项”的承诺,公司随后则在6月20日突然宣布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至今仍在停牌运作中。

      另有个别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但尚未有资本运作的ST公司亦值得关注。以ST天目为例,“长城国汇系”此前曾通过连续举牌及股权受让方式,于今年4月成为ST天目第一大股东,并派驻代表进驻上市公司董事会,随后又对上市公司以往诸多不合规问题“严厉”整改。而在ST天目最新公告中,公司同样未提及今后三个月会否筹划重大事项,同时还表示“因公司经营情况较为困难,资金紧张,大股东正在协助上市公司筹措资金。”从中不难发现,新任大股东正在全力“救治”ST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