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公众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关注度之高,恐怕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相比的。这除了坐惯了经济快车如今一下子减速带来的整体“失速反应”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公众普遍担心“硬着陆”。毕竟,中国经济高速奔跑了这么多年,期间出现多次大大小小的波折,但最终都以软着陆方式安然度过,如果这次真的出现硬着陆,我们能扛得住吗?会给每个经济个体带来怎样的冲击?这不能不让人费思量。
有人说中国经济放缓是迟早的事,除了周期性的客观规律外,产业结构的失衡、经济增长方式的落后都必然促使经济放缓,即便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也要付出放缓的代价。这些说法都很有道理,但与当下的放缓似乎又不能完全吻合。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放缓加速度有点大,减速过程有点急。这其中一定有“(负)加速因子”在发挥作用。
在众多可能的影响因子中,我以为,契约精神的缺失绝对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说起来,这实在有点老生常谈,如今把它和眼下的经济放缓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契约精神缺失虽由来已久,但在粗放的快速增长时期它可以被经济增长的巨大动能所掩盖,就好比一列快车在速度飞快时某个轴承的缺失并不容易被发觉,一旦列车减速,这个缺失所带来的负效应马上就会凸显;再说,契约精神缺失虽然喊了多年,但实际解决效果并不理想。或者,老的问题解决了,但新的问题马上站出来“补位”,经济社会整体契约精神的缺失并未根本改变。
从日常生活中那些堵心的事中,我们就可捋顺出一些契约精神缺失加剧了经济减速的简单逻辑。
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服务业,然而一段时间下来你会发现,你愿意接受的服务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你刚刚办完一张可以通过电话就能交电费、电话费、水费、煤气费的服务卡,马上就会发现其实你有很多服务享受不到,这时候工作人员才会告诉你哪些公司的电话费以及哪些公司的煤气费在哪些地区交不了,然而那张办卡的契约里对此却只字未提。于是一番交涉之后,你会放弃对此类服务的诉求。你刚刚在家居商场买一套衣柜,运到家里却发现所用材料与推销员说的根本就不一样,于是你以后宁愿自己买材料雇人打家具也不愿接受这样的服务。看完铺天盖地的地沟油报道,你会放弃享受餐饮服务;了解了奶粉里面可以有三聚氰胺,你恨不得自己养牛;知道了连土豆这样的自然作物都可以翻新做假,你真希望自己有片农田。
久而久之,公众的主动退出,就在客观上极大地限制了这些产业的发展,而公众退出的原因之一就是经济社会诚信基础上的契约精神的缺失(违约)。当经济发展到相对高级的阶段,简单投资已无法创造契约精神以外的市场红利时,微观个体的经营就会步履维艰,这就是现在企业家们常说的“生意不好做”的原因,怨谁?公众退出还只是问题的一面,换个角度看,在逆向选择的作用下,即便是公众不可回避的产品,当假货与真货无以分辨时,人们宁可选择假货而排斥无法辨别的真货,结果就是违背契约精神的人总可以占有并支配稀缺资源,却无法创造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效用。这种情况从更宏观的层面看问题更严重。
由于市场存在违背契约精神而获取市场红利的激励(非有效制约也可以理解为激励),因此主动放弃契约精神成了获取市场红利的捷径,效率、价值这些对经济健康发展有益的理念遂统统抛掷脑后。当经济发展到了非价值不能驱动的时候,这种缺乏契约精神的不当得利反过头来就会无情地惩罚经济体系本身,最终付出代价的,必然是整体宏观经济。
然而,比上述问题更严重的是,国人对契约精神缺失的危害往往认识不足,更有甚者竟然会反着看。最近与一位朋友聊起经济放缓,此君就认为正是由于契约精神的缺失,使得那些放弃产业进而寻求不当保护的经营者在机会重现时,继续在市场红利的驱动下重回市场,进而使整个宏观经济重现往日粗放时的红火,并据此扭转经济增速放缓势头。这不仅让我想起一位哲人说过的话:比错误更可怕的是,对错误的麻木和对纠正错误的歪曲。
契约精神缺失是个综合性问题,以往我们只关注对违约行为的约束,而忽视了对契约精神的激励以及对维护契约精神成本的补贴。正是由于对后者的忽视,使得我们对违约行为的约束也不可能得到好的体现。几年前一位朋友因某无线通讯公司无端“吞费”而决定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可一打听,光律师费就要两千多,为了几百块钱话费付出两千多块成本显然不值,于是不得不放弃维权。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没有对契约精神的保护和补贴,任何制约违约行为的条文都是空文。
如果我们真的认定缺失契约精神确是经济放缓失速的重要原因(哪怕只是原因之一),那么,重建契约精神就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就算不是解决经济失速的“急用药”,也一定是我们在调整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良药。
(作者系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