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圆桌
  • A1:公司封面
  • A2:公司·纵深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价值
  • A6:数据
  • A7:研究·数据
  • A8:研究·市场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先河环保山东项目“锁”6年
    环境监测业务驶入“快车道”
  • 公告信息露端倪
    超日太阳大额计提或可“冲回”
  • 反担保骗局或压垮尚德
  • 新增订单近44亿 成都路桥业绩增长添后劲
  • 关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管理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变更管理人的第三次提示性公告
  • 如何看懂新股风险提示公告
  • 光伏“四巨头”联手 表态抗辩欧盟“双反”
  • 普洛股份子公司获630万补助金
  •  
    2012年8月3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公司·纵深
    先河环保山东项目“锁”6年
    环境监测业务驶入“快车道”
    公告信息露端倪
    超日太阳大额计提或可“冲回”
    反担保骗局或压垮尚德
    新增订单近44亿 成都路桥业绩增长添后劲
    关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管理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变更管理人的第三次提示性公告
    如何看懂新股风险提示公告
    光伏“四巨头”联手 表态抗辩欧盟“双反”
    普洛股份子公司获630万补助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光伏“四巨头”联手 表态抗辩欧盟“双反”
    2012-08-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陈其珏 ○编辑 毛明江

      光伏“四巨头”联手

      表态抗辩欧盟“双反”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毛明江

      

      再过一个月左右,欧盟将就对华光伏产品“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是否立案作出决定。由于中国出口欧盟的光伏产品占比达七成,意味着光伏行业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对此,以四家光伏龙头为首,国内光伏企业近日也纷纷表达了积极抗辩的态度。但在中国是否该反制的问题上,下游企业却又心存纠结。

      “欧美少数企业的冒险行为会把整个行业逼到生死存亡的节点。我们肯定会积极抗辩。”作为国内四家领军的光伏企业之一,阿特斯阳光电力董事长瞿晓铧昨天在接受采访时说。

      在他看来,既然欧洲企业已经提交了申请,意味着形势迫在眉睫。中国光伏行业是一个200亿美元的出口行业,其中江苏就占到100多亿美元。一旦形成贸易战,这将成为中国和欧盟之间迄今规模最大的一场贸易纠纷。

      至于中国企业的具体应对措施,他表示,“首先,我们在欧洲的‘同盟军’——支持自由贸易的企业正迅速动起来,通过欧洲的民意管道来反映声音。同时,我们也会把自己的抗辩做好。此外,中国政府也会努力保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利益,但具体措施还要看。”

      另一家龙头厂商天合光能公关总监范睿峰昨天在接受采访时也指出,当前的形势确实对中国企业相当不利,而应对的途径之一是加快启动国内市场,为此首先需要尊重市场规律;二是迅速调整《电力法》,让光伏上网发电;三是解决并网问题。

      “尽管外界有舆论猜测欧盟不会像美国一样‘双反’立案,但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瞿晓铧说。

      他指出,尽管光伏组件、电池大量在中国生产,但设备、原料却大量来自海外,“双反”不仅损人不利己,也会打乱人类走向清洁能源的进程。“更何况,我们也不是一直在卖‘白菜’,包括阿特斯在内,中国企业也有一些附加值高的好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是否应该向美韩多晶硅发起反倾销的问题上,下游企业也心存纠结。

      “我们是坚决反对的。任何贸易壁垒都是伤害性的,双方应该坐下来谈,没有必要这样。”范睿峰说,“很多光伏企业都是全球采购的,总希望和最强的上游企业联合,以降低成本,让太阳能产品更有竞争力。但贸易壁垒却会提高成本。”

      就在今年7月19日,商务部宣布自7月20日起对原产于美韩的进口多晶硅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此举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是针对欧盟可能发起的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所提前作出的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