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圆桌
  • A1:公司封面
  • A2:公司·纵深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价值
  • A6:数据
  • A7:研究·数据
  • A8:研究·市场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身陷两难境遇 安信信托意欲“突围自救”
  • 完成定点“清障” 江苏高科IPO再上路
  • 均胜电子
    拟购资产为宝马“供电”
  • 中小投资者走进陕鼓动力
  • 打造城市运营商
    南京高科总裁畅谈“钱景”
  • 佛山照明
    着力完善公司治理
  • 创新型LED屏商金立翔冲刺上市
  • 非经常性损益信披存瑕疵 监管部门提示会计师关注
  •  
    2012年8月3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公司·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公司·动向
    身陷两难境遇 安信信托意欲“突围自救”
    完成定点“清障” 江苏高科IPO再上路
    均胜电子
    拟购资产为宝马“供电”
    中小投资者走进陕鼓动力
    打造城市运营商
    南京高科总裁畅谈“钱景”
    佛山照明
    着力完善公司治理
    创新型LED屏商金立翔冲刺上市
    非经常性损益信披存瑕疵 监管部门提示会计师关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打造城市运营商
    南京高科总裁畅谈“钱景”
    2012-08-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胡义伟 ○编辑 邱江
      南京高科董事长兼总裁徐益民

      ⊙记者 胡义伟 ○编辑 邱江

      

      从业务单一的园区开发企业成长为集市政公用服务、房地产开发、优质股权投资为一体的投资控股型产业集团,南京高科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展望未来,南京高科正在着力打造卓越的城市运营商和价值管理者。“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各种资源是公司未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和记者谈及公司发展战略的演变升级、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及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等投资者关注的问题时,南京高科董事长兼总裁徐益民高度肯定了资本市场的作用和地位。

      记者:南京高科从1992年建立,到1997年挂牌上市至今,从最初单一的园区开发模式到“一体两翼”出台,再到“以市政立业,以房地产强业,以优质股权投资兴业”的确立,公司发展战略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徐益民:公司建立以来,发展战略演变既是公司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结果,也是公司顺应资本市场发展的理性选择。

      市政公用事业作为公司立身之本,也是公司两次股权募资的主要投向。在今天开发区东扩、区域经济建设加快发展的时期,市政业务领域仍然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公司2010年与开发区管委会就东区循环经济示范园一期和龙潭机电产业园项目签署的委托开发合同总额就高达30亿元。

      房地产业务尽管是在2007年通过增资控股才进入的,但公司依托自身工业地产基础以及专业化运营团队,已逐步在区域房地产市场站稳脚跟并崭露头角。2011年,房地产业务合同销售收入已成功突破18亿元。

      股权投资业务是公司的传统,也是备受市场关注的焦点。从最早的PE——参股中信证券、南京银行,到后来依托开发区地缘优势,优选优质企业进行参股,再到现在搭建股权投资三大平台,投资广州农商行、广东怡创通讯、金埔园林、优科生物等优质项目,公司在股权投资业务领域十余年悉心耕耘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记者:今年是公司成立20周年,也是公司上市15周年,回顾公司发展历程,资本市场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公司未来如何规划与资本市场的互动?

      徐益民:资本市场在公司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及时把握资本市场发展机遇是公司做大做强的基础。从1997年上市至今,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实施配股、发行公司债,有效改善了公司财务结构。同时,融入资本市场对于公司提升市场形象、改进规范治理等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对于资本市场的回馈也是丰厚的,上市15年来,仅现金分红额就已超过10亿元,远超两次股权融资额。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各种资源是公司未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秉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性思路,加强与资本市场参与各方的互动沟通,借鉴经验、总结过往、规划未来。

      记者:站在战略的高度,您觉得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徐益民:根据目前的情况判断,公司所从事的三大业务未来还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将稳步发展市政、房地产等业务,构筑区域开发、建设、运营及配套综合服务的产业链,打造城市运营的综合实力;同时,充分发挥“上市公司、高科新创、高科科贷”三大平台作用,在股权投资业务形成“投资-培育-退出”的良性发展机制,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司还将进一步强化价值管理,力求在投资回报、运营能力、资产规模、企业品牌等方面做到价值优、实力强、规模佳、品牌响,成为卓越的城市运营商和价值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