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独到
年内PMI仍有可能跌破50
7月份PMI为50.1,相比上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略高于我们的预期。分项来看,生产、新订单、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都是下降的,原材料库存环比有所回升。
(1)库存偏高,需求偏弱,导致企业生产动力在减弱。生产指标连续第3个月下降,目前也跌至临界水平以下,下半年存在继续下降的可能性;(2)新订单持续回落,尤其是出口订单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新订单是连续第4个月出现下降,其中新出口订单下降了0.9个百分点,显然汇率、退税以及信贷条件对出口的刺激效果开始减弱,外需偏弱的事实无法扭转;(3)产成品库存继续下降。7月份产成品库存下降了4.3个百分点,跌幅非常大,这意味着加速去库存的开始。不过库存指标仍然高于平均水平,后期仍然有下跌空间;(4)就业指标出现了连续第3个月下降,企业预期未来需求不具备持续性以及客观上存在一定的经营困难,开始主动或被动调整人力成本。
综合来看,企业加速去库存的开始意味着经济短期往均衡方向变动,随着价格进一步调整,后期需求和价格会趋向企稳。不过就业情况的恶化也隐含着本次调整和见底的时间可能要比预期的要长和晚,预计年内PMI仍然有跌破50的可能性。
(广发证券)
为什么央行一直使用逆回购
7月份央行一直使用逆回购调节资金面,我们认为原因有:(1)更多运用逆回购可以主动进行货币市场的价格引导;(2)可以主动、精准调节每周的资金面;(3)央行对物价再度反弹犹存忧虑;(4)货币政策基本是“一月一调”的节奏,7月降息后再降准似乎过于急切。
流动性再度成为市场的制约:7月份国内债市、股市均出现了明显下跌,这种情形与2011年前三个季度有些类似。我们判断主要的诱因是:(1)降准预期落空,资金面一直处于“紧平衡”;(2)金融机构在7月份大幅去杠杆约6000亿元,加剧市场调整;(3)中期业绩低于预期,强化市场悲观情绪。
预计8月份将成为三季度流动性的转折点:我们预计8月份将迎来三季度流动性的拐点,金融市场资金面“紧平衡”将结束,资金面前紧后松。
我们认为,逆回购操作并不能取代准备金率的下调,它只是推迟降准的时点而已。我们判断在经济数据发布之前可能是一个降准的敏感时间窗口,建议投资者关注。(瑞银证券)
把握大股东解禁带来的机会
我们关注的是上市超过2年小于3年的次新股,随着公司募投项目逐步完成并且开始投产,公司营业收入以及净利润会有一个逐步提升过程。而此时大部分“小非”已经解禁完毕,市场套现压力并不大,接下来他们即将面临的是公司上市第三年后的大股东解禁,公司有动力释放好的业绩或者好的消息来拉升股价。如果公司业绩随着募投项目的逐步投产并且产生利润,公司会有空间做这样的操作。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符合上面提及的投资逻辑的个股:
1. 募投项目完成或者部分完成。
2. 最近一到两年公司营业收入以及净利润稳定提升,或者近期大幅度增长,并且增速上升。
3. 民营企业。(东方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