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专版
  • 10:专 版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QFII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理财
  • A11:基金·特别报道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海外
  • 当下与2008年最大的不同
  • 把握投资的“质”与“度”才有稳增长
  • 欧洲央行自断其臂?
  • 外论一瞥
  • 格罗斯究竟看错了什么
  •  
    2012年8月6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观点·专栏
    当下与2008年最大的不同
    把握投资的“质”与“度”才有稳增长
    欧洲央行自断其臂?
    外论一瞥
    格罗斯究竟看错了什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12-08-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外论一瞥

      《卫报》8月3日专栏文章

      欧洲央行再次失于行动

      尽管欧洲中央银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曾保证过会有得力行动,但欧洲央行目前还未采取任何积极的动作来捍卫欧元。正如许多经济学家反复强调过的,欧洲央行本可以、也本该在明确表态控制主权收益之前就涉足债市。一年前,这样的干预要比下个月或下一年成本低得多。

      保守观点认为,涉足债市会削弱欧洲央行对欧洲负债国家挥霍的控制力,同时也有碍欧洲央行保护自身的资产负债表。但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首先,在“地中海俱乐部”国家中,只有希腊算得上“挥霍”。大多数国家在危机前都维持着较合理的预算赤字和较低的债务占比。由于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即使债务不变,其债务占比也会升高。因此,在负债国家深陷衰退之时,强推缩减政策并非良策。

      至于资产负债表,通常,一个中央银行不必担心其资产地位。原因有两点:一是其资产会包括铸币税收入;二是央行有权印制钱币。当然,印制钱币会引起人们对加剧通胀的担忧,但经验证明这一情况未必会出现。

      欧洲央行本有很多选择:如在通过证券市场计划来购买更多成员国的债券;延长长期再融资计划来为麻烦银行提供低成本贷款;直接对欧洲安全机制提供借款以增强其火力;或者降低贷款利率等。但对于将长期再融资计划视为通胀促因,担心这些举措会对地中海国家传递错误信号的人们来说,这些措施都是有问题的。

      因此,虽然德拉吉有令人叹服的经济逻辑,但有这些诸多阻力,欧洲央行裹足难行也就不难理解了。只不知在欧洲央行果断行动前,情况还将如何恶化?

      (作者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教授乔治·欧文 贺艳燕 编译)

      

      《经济学家》8月4日社论

      谁在怕华为

      中国公司已在全球市场中站在了第一列队。华为已超过瑞典的爱立信,成为世界最大电信设备制造商,国际电讯市场上的一大巨头,有能力与顶尖对手交锋。在华为之前,海尔已成为领先的白电制造商,现在联想正在挑战惠普的世界最大个人电脑生产商地位。

      华为是中国公司进军西方市场的领军者。在欧洲超高速4G电信网络建设中,华为承接了超过一半的工程,华为现在还是移动手机领域的强力竞争者。如今,华为雇用14万员工、市值达320亿美元、客户遍及140个国家,以质优价廉的电信设备赢得市场赞誉。

      华为的异军突起激发了外国同行的担忧,同时由于电信保密以及华为公司与中国军方的关系,也使得外国政府产生了顾虑。比如今年澳大利亚政府阻止华为参与该国宽带网络建设。同时华为在印度和美国的商业扩张也遭遇阻力。西方政府对中国的跨国公司所获得的补贴、低息贷款和慷慨的出口信贷总有怀疑。但反对进口的论调需要谨慎对待,因为他们时常会用来排挤竞争对手。当然,由于电信行业的敏感性,这样的担忧也可理解。但禁止华为对商业合同投标则有失偏颇:一是华为参与竞争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其质优价廉的产品能帮助非洲实现移动通讯革命;二是阻止华为的目的并非仅出于安全考虑,而是通过支持西方电讯巨头获得政治投票。

      强调安全的解决方案在于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更深入的审查,而非仅针对中国公司。同时华为也能通过改变自身来减轻外界对它的忧虑情绪。华为需要更加开放、透明。一种方法就是在某个全球股市寻求上市。

      (贺艳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