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专版
  • 10:专 版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QFII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理财
  • A11:基金·特别报道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海外
  • 汇添富曾刚:债基投资力行“主动全覆盖”
  • 善意收购如日中天 巴菲特不战而屈人之兵
  • 正视杠杆指基狂热
    摆脱“傲慢与偏见”
  •  
    2012年8月6日   按日期查找
    A13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 A13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汇添富曾刚:债基投资力行“主动全覆盖”
    善意收购如日中天 巴菲特不战而屈人之兵
    正视杠杆指基狂热
    摆脱“傲慢与偏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善意收购如日中天 巴菲特不战而屈人之兵
    2012-08-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刘建位

      

      一、巴菲特小故事

      全球最有名的两个企业收购大王是巴菲特与米尔肯。

      巴菲特,1930年出生。1965年收购了伯克希尔公司,过去47年先后收购了70多家企业,其中8家是世界500强。巴菲特多次公开说,他最喜欢的投资活动是收购企业,其次才是股票投资。

      米尔肯,80年代成为垃圾债券大王,通过帮助中小企业发行垃圾债券进行巨额融资利用债务杠杆收购兼并大企业,在企业收购市场上风云无比。他1986年一年的佣金收入就曾达到5.5亿美元,当时比巴菲特有钱得多,也有名得多。

      可是20多年后两个人的现在的境况是天差地别:

      2008年,巴菲特成了身家600亿美元的世界首富。2010年260亿美元收购柏灵顿铁路公司,现在82岁的他说正在寻找金额300亿美元以上的大收购。

      1990年,米尔肯在企业收购市场上如日中天时,被判处10年监禁,赔偿和罚款11亿美元,并终身禁止进入证券行业。

      为什么两个人都是以收购为主,一个成了世界首富,另一个却进了监狱?

      关键是两人的收购方式几乎完全相反,正如《道德经》第30章所说,巴菲特是善意收购,果而勿强;米尔肯是恶意收购,以兵强天下。

      二、《道德经》大智慧

      《道德经》第30章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用道来辅佐国家君主的人,不靠战争来强迫天下推行自己的意志,战争这种事情,容易招致报复。军队到的地方,百姓闻风而逃,田地荒芜,就会变得荆棘丛生。大战过后,由于大量田地荒芜,必定会出现饥饿灾荒之年。善者在战争中只要达到目的就行了,就会尽早收兵,不敢用战争来逞强好胜,非得彻底打垮对方,否则决不罢休,结果战争长期持续下去,天下大乱,百姓无法安居乐业,田地荒芜,连饭也吃不上,就会官逼民反。达到目的也不矜持,达到目的也不夸耀,达到目的也不骄傲,达到目的只是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也不会逞强好胜。有些事物正当壮大之时,却突然变得衰老了,这就表明它们不合乎道。不合乎道的东西很早就会夭折。

      三、刘建位道解巴菲特

      现在人人都知道巴菲特,可是80年代美国股市上,很少人知道巴菲特,却人人都知道米尔肯。

      如果说收购是一场战争的话,而巴菲特的善意收购就是以实力招贤纳士,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一,巴菲特从不参与收购竞标,只等企业主动上门要求被收购。第二,巴菲特收购之后,一不会重组企业业务和资产,二不会改变企业管理层,三不干涉任何经营,巴菲特唯一管的是重大资本支出项目,四是几乎从来不会不会再卖出。

      而米尔肯的恶意收购就是强取豪夺,绝对是以兵强天下。

      米尔肯1970年沃顿商学院毕业后进入德雷克斯投资银行,成立了专门经营垃圾债券的部门,逐步成为垃圾债券大王。

      1982年,米尔肯开始帮助中小企业发行垃圾债券进行巨额融资,利用债务杠杆收购吞并大企业。在杠杆收购中,银行家们并不需要根据借款人拥有多少资产来发放贷款,而是以收购对象的资产作为收购者以后偿还资金的保证。

      1984年12月,米尔肯策划了皮根斯袭击海湾石油公司的标购事件。标购虽未获成功,却证明了米尔肯有在几天内筹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能力。对于发起恶意收购的公司来说,米尔肯的介入就等于是成功的有效保证。米尔肯已经完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金融宇宙”。

      如果米尔肯同意为企业收购项目包销债券,德雷克斯公司就会为客户发一封信,声明“有高度信心”为收购企业提供必需的资金。这封信一旦发出,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能逃过被收购的命运。因此那些上市公司高管一听米尔肯发出“有高度信心”的信,无不胆战心惊。

      所有这些收购,都是恶意收购,突然袭击。收购之后,就会更换公司管理层,重组公司业务,分割出售公司资产,还往往会大量裁员,真的是师之所处荆棘生焉。经过这样一番大折腾,收购方的报表可能好看了,但是对于被收购的公司来说,后来几年的日子会很不好过,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帮助企业收购成功之后,米尔肯的公司还会到处宣扬炫耀自己的筹资能力。米尔肯越成功越骄傲自大,他夸下海口,即使是收购美国第一大公司通用电器,他也可以很快筹集到足够的资金。

      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这种恶意收购,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被收购公司原来的高管,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从80年代后期起,不断有人状告米尔肯违法经营,最终把他送上了法庭。法庭于1990年确认米尔肯有6项罪名,被判处10年监禁,赔偿和罚款11亿美元,并禁止再从事证券业。这位垃圾债券大王,80年代美国金融界最有影响力的风云人物,在44岁正当壮年声名最盛时,却突然中断了事业,进了监狱,正如《道德经》所说物壮却老,为什么会在最强壮最有力时突然变得衰落,就是因为他这种恶意收购不符合天地自然之道,本来如日中天的垃圾债券事业才会早早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