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专版
  • 10:专 版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QFII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理财
  • A11:基金·特别报道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海外
  • 私募“逼宫”银行:谁是螳螂,谁是黄雀?
  • 基因决定产品成败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
  • 套牢后才“积极”
    不可取!
  •  
    2012年8月6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私募“逼宫”银行:谁是螳螂,谁是黄雀?
    基因决定产品成败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
    套牢后才“积极”
    不可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私募“逼宫”银行:谁是螳螂,谁是黄雀?
    2012-08-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陕西一家私募机构,日前同时向5家大型商业银行发函要求回购并注销股份的要求,引发了媒体跟风报道。

      根据相关信息,该私募机构发函针对的银行包括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和深发展(更名前)。相关函件要求,上述银行用自有资金在每股净资产以下回购股票并注销。在第一时间向媒体公布函件的同时,该私募机构同时也对外表态征集散户授权其联名提案。

      ⊙本报记者 弘文

      弱市的回购理由

      对于提议回购的理由,该私募机构在相关函件中表示:“回购第一可提振股价,第二在净资产下回购股票实施注销可提高每股的净资产和每股收益……现在是最佳的回购机会。”

      该机构同时在函件中表示,将召集所有股东同时发函给相关银行的董事会,提出要求。“请董事会做好统计工作,如统计有10%的股东发函,请马上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逼宫意味相当之浓。

      在一些从业人士眼中,弱市中,账面现金富裕的上市公司回购其股份,确实是维护股价和持股人利益的正当措施,“股神”巴菲特也曾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以积极股东投资者的姿态,敦促相关上市公司积极以富裕现金回购自己股票,并造就了诸如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的神话。

      “当然能否成功,还要看上市公司自身的态度和相关投资人的持股比例和影响力。按银行现在的股权结构,这个建议最终实现的难度很大。”一家机构的金融行业研究员表示。

      

      新闻发布逐步递进

      不过,尽管业内人士对这个建议最终达成感到悲观。但这件事情在媒体上确在持续延烧。

      其中之一的原因是,相关机构对于媒体非常贴心、贴身的材料提供和密集到近乎“直播”的新闻发布。

      在对外高调宣布发函建议银行回购,8月初同样的私募机构再度推出“升级版”的函件,函件进一步提出,建议上述银行将“拥有的大量黄金地段房产”重新评估,按公允价值入账,以提升净资产和净资本,降低融资需求,上述材料同样以群发形式“知会”各路媒体。

      另外,一些公开信息还显示,私募机构还有后招,包括沟通公募保险机构以及联合其他更多机构,以及向更多银行、更多相关机构“建言”等等。在市场大熊的一片悲声中,以上市公司和再融资行为为声讨对象、以股价为利益诉求点无疑会引发许多共鸣。

      “在非常有序递进的“新闻”发布后,这件事情一定会继续火热相当时间。”一些观察人士称。

      最终会否再度“不了了之”?

      不过在这件新闻延烧的同时,也有不少业内人士对于这个事情的走向比较关注。

      “会不会和当初的一些逼宫上市公司的案例一样,这件事情最终成为部分投资人转移持有人压力、争取相关上市公司利益妥协的一个工具?甚至最终只是成为股价炒作的一个理由呢?”一位观察人士质疑说。

      根据一些业内人士的透露,当初2007年“逼宫”基金银丰的同样是一批个人投资者以及上海某私募机构主导,同样是广泛的媒体联络、非常娴熟的新闻发布、有序的操作,甚至最终邀请媒体参与一些关键节点事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相关基金与上述投资者几度会面磋商后,以一次“高分红”安息整场事件,而事件之初的诉求则不再有人过问。

      这次的结局,会是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