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取!
套牢后才“积极”
不可取!
⊙本报记者 弘文
今年的投资者都比较活跃。此前有东方证券、兴业基金以及个人投资者针对“熔盛”拖延收购全柴动力发函敦促,近期又有私募机构联名敦促上市银行加强回购。面对A股市场较差的环境,二级市场的流通股持有人积极行动起来,公开争取上市公司关注投资者利益,这无疑是一个正面的举动。
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争取二级市场股东应有的权益,督促非流通股东关注流通股利益,这是A股市场一个长期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有人站出来争取,说话,对于广大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多半都是高兴的、欣赏的,多数持有肯定的态度,这从事件已发生后,舆论和市场近乎一边倒的偏好可以看出来。
不过让人有些遗憾的是,类似的事件似乎更多的是在熊市中发生,且往往是发生在某些机构和投资者深套之后,这未免让人对有些文稿中声称的“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诉求有些怀疑,对这样函告行为的动机有些担心。
回顾过去可以发现,上一轮,机构和上市公司的“撕破脸”行为高峰是在2004到2005年,当时由兴业基金和一些个人主导的茂炼转债事件、几乎所有大型基金参与的招商银行转债事件、机构联手否决重百增发等事件,也一度搅得整个市场风生水起,让人觉得二级市场股东“叫板”非流通股东,对于上市公司治理的重塑有了那么些信心。
但转眼而来的牛市中,机构们对于上市公司治理的担心化为无形。一度被大批基金经理质疑的招商银行,成为许多基金持有的第一大重仓股;曾经被口诛笔伐的招行治理结构,成为商业银行的典范。基金、券商乃至个人和上市公司一夕之间跌入“蜜月”。
这个蜜月期直到2008年经济危机出现之后,才得以结束。一、二级市场股东之间的状态似乎再度紧张,而到了2012年的大跌市之后,双方的状态似乎有了“渐成水火”的味道了。这样的变化过程让人怀疑,部分投资者并不是对于改善治理结构有信心,而更多的是对短期的股价变化不满意。
我们当然知道,中国的治理结构是大环境使然,二级市场股东投资者实在弱势。因此,只有熊市里逼急了,才会咬人。但是,我们同样知道,非流通股东长期漠视流通股东的习惯,恰恰和许多二级市场股东只关心股价的短期视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