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专版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两只跨境ETF首募超50亿
    或最快月内上市
  • 2428亿 年内成立新基金份额已超去年 首募份额逐年递减趋势得以扭转
  • 私募QFII提前清仓地产股
    公募坚守“很受伤”
  • 基金看好债市
    下半年债基仍是“香饽饽”
  • 基金连续四月增持债券 7月增量达历史次高
  • 南方理财14天债基
    首日销售近40亿
  •  
    2012年8月7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两只跨境ETF首募超50亿
    或最快月内上市
    2428亿 年内成立新基金份额已超去年 首募份额逐年递减趋势得以扭转
    私募QFII提前清仓地产股
    公募坚守“很受伤”
    基金看好债市
    下半年债基仍是“香饽饽”
    基金连续四月增持债券 7月增量达历史次高
    南方理财14天债基
    首日销售近40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2428亿 年内成立新基金份额已超去年 首募份额逐年递减趋势得以扭转
    2012-08-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徐汇 资料图
      新基金首募份额

      

      

      ⊙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8月伊始,年内新成立基金规模已达2428.66亿,超过2011年2401.99亿的全年水平,2009年以来新基金首募份额逐年缩水的趋势在今年得以扭转。其中,低风险产品和创新产品的高效率募集为提高行业整体规模助力颇多,而普通权益类产品首募规模则持续下滑。

      

      止跌回升

      基金业自从2007年扩容达最高点,就陷入了规模滞涨的怪圈。剔除极端市场情况下的2008年,2009年至2011年间,新基金首募规模逐年递减。

      数据统计显示,2009年共成立新基金120只,首募总规模达到3579.22亿份,平均单只基金首募规模接近30亿;而此后两年,新基金“活水”增量分别降至3035.68亿和2401.99亿,单只基金首募规模分别为20.65亿和15.33亿。

      分析人士表示,尽管近几年新基金在数量上的扩容脚步持续不断,但受制于渠道拥堵和市场赚钱效应难显,新基金的首募规模持续缩水,使得历年新基金成立总份额逐年递减。

      不过这一趋势在今年得以扭转。统计显示,截至8月6日,年内成立的131只新基金首募规模综合已达2428.66亿,超过去年全年2401.99亿的水平;从平均单只基金首募规模看,18.54亿的平均规模也高于去年11.33亿的全年水平。

      

      创新助力

      需要指出的是,在今年新基金规模的大扩容过程中,低风险产品和创新产品的高效率募集为提高行业整体规模助力颇多。

      创新产品方面,统计显示,华安、汇添富和光大保德信旗下7只短期理财基金合计首募规模达到707.11亿份;而华泰柏瑞和嘉实基金旗下2只沪深300ETF合计首募523.02亿份。上述产品就将近贡献了年内新基金首募总规模的一半份额。

      低风险产品方面,包括上述短期理财基金产品在内的长中短期纯债、一二级债基等偏债型基金年内首募总规模达到1219.82亿,平均单只基金首募30.50亿份,同样占据行业新基金总规模的半壁江山。

      而传统上在新基金发行市场扮演主角的普通权益类基金产品今年以来相对“低调”。34只普通股票型基金首募总额284.31亿份,与去年同期490.25亿的水平相去甚远;11.71亿的平均单只基金首募规模也低于去年同期15.32亿的水平。

      

      结构易位

      分析人士表示,从近年来基金发行情况看,传统基市产品结构正在改变。一方面,受益于债券市场的小牛市,今年以来固定收益类基金业绩表现不俗,亦带动了相关产品的火热发行;另一方面,股市的持续震荡和财富效应的难以显现,使得普通权益类基金人气持续低迷。

      “在熊长牛短的市场中,风控已被投资者提到日益重要的地位,低风险产品‘做足确定性’的特点正使其人气不断升温。”沪上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当下,固定收益类基金正为各家基金公司所重视。

      华泰证券研究员认为,在财富管理行业激烈的竞争下,公募基金着力发展低风险、低费率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和被动指数型产品,是行业经历多年低迷后的积极转型,体现出大多数基金管理公司能够结合基础市场发展、资产管理发展需求、行业发展经验,放弃对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一味追求,而将持有人利益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这也是市场化财富管理行业的“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