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上证面对面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特别报道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漂一族” :早早规划父母的保障
  • 降息影响显现 7月银行理财再走“下坡路”
  • 新品速递
  •  
    2012年8月9日   按日期查找
    T6版:钱沿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6版:钱沿周刊
    “漂一族” :早早规划父母的保障
    降息影响显现 7月银行理财再走“下坡路”
    新品速递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漂一族” :早早规划父母的保障
    2012-08-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记者 黄蕾

      案例:

      王小姐到上海工作已经五年了。目前已小有成就,买了房,结了婚,生了孩子,眼下正打算把老家的母亲接来团聚。但就在最近,王小姐的母亲不慎摔伤,腰椎骨折,仅住院治疗费用就花费4万余元,接下来还需要做康复治疗,起居也需要专人照料。对于家中添丁又有房贷的王小姐而言,虽然母亲的住院费用大半可以进行医保报销,但由于需要回老家的医保中心申请,故而短时间内家中的经济压力陡然增强。

      对于与父母相隔两地的“沪漂”、“北漂”一族而言,父母的健康保障最让人牵挂。那么,对于身在老家,或随子女一同生活的老年人来说,他们的意外风险和医疗保障风险该如何规避?

      拍案说理:

      对于案例中王小姐的情况,保险专家建议:如果身在异地的父母要随子女一同长期生活,最好尽快办理医保的“异地就医”,同时通过商业保险进行补充。等到要看病了或意外发生了再想起调整保险保障计划,往往为时已晚。

      

      第一步:办妥医保“异地就医”手续

      像王小姐的母亲这样,到上海探亲做中长期居留的情况非常普遍,不少年轻人在大城市站稳脚跟后,会把父母从老家接来安享晚年。中德安联人寿保险专家建议:对于计划把父母长期接来居住的情况,首先需要把异地就医手续办妥。

      目前,各地对异地就医的规定不尽相同,一般计划在异地居住6个月至一年以上就可申请办理。办理完成后,在约定的社保定点医院的急诊和住院费用,都可以享受同样的医保福利。

      与此同时,一些地区还支持医保卡中的现金提现,以便投保人在异地看病可以灵活使用。如果没有及时办理异地就医,不少城市的医保管理部门规定,除了急诊之外,在办理异地就医手续之前所发生的其他医疗费用将是无法通过医保报销的。对于这一部分人而言,明明有医保,又平添这样的损失,实在划不来。

      另外,在办理医保“异地就医”时需要注意的是:手续办好后,在医保所在地的医保就医福利就中止了。因此,来沪探亲的老人如果要返回老家长期居住,需要再次向当地医保部门申请停止异地就医,以便在老家继续享受医保待遇。

      

      第二步:意外风险勿忽视

      在医保“异地就医”问题解决之后,孝顺的子女们最好还要为父母制定一份商业保险保障计划。尤其是老年人的意外风险,更是不容忽视。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及行动相对迟缓,发生意外受伤的可能性相对较大。通常,意外险和意外医疗险保费非常低廉,用很少的保费就可以为年老的父母购买到高额的保障。作为最常见的险种,意外险在各家保险公司都有销售,而且价格相差不大。

      对于前面案例中王小姐这样正处于财富积累期的小家庭而言,在家庭储蓄和每月现金流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为父母购买一份意外保障,可以缓解类似的经济困境。另外,对于很多父母在老家不能随时尽孝道的子女而言,这也是一份孝心,让老人不会因遭受意外之后又增加一重经济顾虑,能够安心养病。

      

      第三步:大病基金早建立

      对于老年人的大病保障,现在社保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很多农村老人也在当地投保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这种保险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门诊、跌打损伤等一般不在其保障范围内。各地具体政策也不尽相同,所需费用为每年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报销额度的封顶线(一般为几万元)和报销的比例也因此各不相同。不过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保障,动辄数十万甚至几十万的重大疾病医疗费用对多数家庭而言,还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但是,通过商业保险来为老年人补充重大疾病保障也有一些现实的问题,老人身体的健康情况往往难以达到投保要求或保费太贵让人望而却步。

      为此,保险专家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在为老人准备大病保险金的时候,不妨多一个考虑:如果子女经济实力雄厚,想把风险更多地转嫁给保险公司,就为老人买重大疾病保险及普通住院费用、住院补贴保险;如果子女经济实力一般,可以考虑为老年人专门准备一个不予挪用的大病及住院费用的存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坚持不懈地每个月存入一定数量的钱(可用定存方式处理),以累积大病及住院费用保障金。这样的话,子女对老年人的大病基金就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