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
伴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市场一直期待7月中国经济会有所起色。但看昨日公布的数据,政策放松并未带动经济增长恢复,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基本稳定,工业生产继续下降。
笔者认为,当前经济刺激与2009年主要借助基建和房地产两大支柱大有不同,因为房地产业受到严厉调控,房地产投资下降进一步扩大,仅能依靠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促使经济尽早恢复稳增长,政策看来需要继续加码。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月同比名义增长为13.1%,比6月下降了0.6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为12.2%,略好于6月的12.1%。显示在政策作用下,消费基本保持平稳。但值得注意的是,曾一度回升的房地产相关消费反转下降,7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消费同比增长分别为8.9%、26.4%、25.5%,比6月增速分别下降了0.6、2.3和3.8个百分点。汽车销售再创新低,4.7%的增速与早前两位数的增长也无法比拟。
工业增加值7月同比增速为9.2%,比6月回落了0.3个百分点,且明显低于10%。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从6月的9.6%下降至8.8%,轻工业增长则从6月的9%上升至10.1%,结构有所改善。当然,工业生产下滑与工业企业利润下降相呼应,1至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了2.2%,显示工业仍将维持疲软态势。
1至7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20.4%,与前6月持平。受益于政策支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为13%,比前6月提高了7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为0.7%,扭转了早前增速下降的趋势,增速增加了2.7个百分点。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资金从26.7%提升至30.5%,国内贷款从5.8%上升至6.7%,信贷支持投资继续加大。
仍然继续下滑的房地产投资增速1至7月下滑至15.4%,比1至6月降低1.2个百分点,创下了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住宅开工面积同比增速也从1至6月的—10.7%继续下滑至—13.4%。开发商拿地越发谨慎,1至7月土地购置面积从1至6月的—19.9%下降至—24.3%,成交款从—13.3%下降至—16.9%。无论新开工、资金来源与土地购置,都明白无误地显示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未来供给面可能承压。
由于经济下滑、食品价格走低以及翘尾因素回落影响,7月CPI同比回落至1.8%,创下30个月以来的新低,远低于4%的政策目标。其中,食品价格同比由6月的3.8%下降至2.4%。从环比看,水产品、蛋类、猪肉价格保持下降趋势,但由于全国多地持续降雨,蔬菜价格出现反弹。非食品价格方面,7月同比价格由6月的1.4%上涨至1.5%。居住价格作为拉动早前通胀的第二推手,由6月的1.6%上涨至7月2.1%。居住价格回升与房价走高以及毕业季进入租赁旺季有关,7月住房租金价格由6月的2.9%上涨至3.1%。
由于工业生产价格进入通缩,7月PPI同比下降2.9%,以及翘尾因素回落,笔者预计未来两个月通胀仍保持下降走势。但考虑到美国罕见的大旱以及其他粮食产区的农作物状况不佳,国际粮价的上涨趋势对国内粮价、饲料价格的传导值得警惕。
在当前的格局下,货币政策与投资支持仍是确保中国经济软着陆的关键。通胀下行,使得短期内无需担心负利率,决策层在货币政策上仍有降息空间。而经常项目顺差下降,外汇占款降低,公开市场操作不足,意味着需要继续降准以释放流动性。由此笔者预计,三季度通胀仍将保持下行趋势,平均为1.5%,但四季度通胀压力有所回升,或将反弹至2.2%。下半年货币政策将更加积极,年底之前或有一次降息与两次准备金率下调,其中8月下调存准率的可能性较大。
随着地方政府“稳增长”措施的相继亮相,中央的宏观政策支持也在加大,包括发行资产支持票据,以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拓宽地方融资平台融资渠道;要求地方政府投资平台确保回报率;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鼓励发行高收益企业债券;鼓励铁道部通过资产变现筹资;加快项目审批以及宽松货币政策等等。
鉴于当前房地产依然受控,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对稳增长意义较大。伴随着贷款支持与投资力度加大,笔者对三季度中国经济缓慢回升抱有充分的信心,而随着相关政策的持续深入,四季度的经济恢复会更有力,全年GDP增速或将达到8.1%。
(作者系瑞穗证券亚太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