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路演回放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13:专版
  • 15:专版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上证研究院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A145:信息披露
  • A146:信息披露
  • A147:信息披露
  • A148:信息披露
  • A149:信息披露
  • A150:信息披露
  • A151:信息披露
  • A152:信息披露
  • 券商资管规模大爆炸幕后调查: 银证合作暗藏“出表”捷径
    证券公司沦为“影子银行”
  • 创新与合规应并重
  •  
    2012年8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调查
    券商资管规模大爆炸幕后调查: 银证合作暗藏“出表”捷径
    证券公司沦为“影子银行”
    创新与合规应并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券商资管规模大爆炸幕后调查: 银证合作暗藏“出表”捷径
    证券公司沦为“影子银行”
    2012-08-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钱晓涵
      郭晨凯 制图
      注:表中数据为76家券商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

      一条从银行到券商的“暗道”,正悄然将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转移到表外。

      “乍一眼看到数据,就连圈内人都感到非常震惊。在股市走熊的大环境下,券商资产管理规模怎会如此暴增?” 券业人士看到“奇迹般”增长的资管规模,纷纷惊呼“不可能”:截至2012年6月30日,76家获准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证券公司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从半年前的2819亿元,猛增至4802亿元,半年增幅达到了惊人的70%!

      “神话”还在继续上演。本报记者历时一个月的调查,终于摸清了券商资管规模“大爆炸”背后暗藏的玄机——券商资管规模迅速膨胀,主要体现在无须公开披露的“定向理财”上,其资金来源是由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资金,投资标的则是各大商业银行握有的票据资产——银行承兑汇票。

      这条资金暗道的存在,让银行顺利地完成了票据资产“出表”,从而绕开信贷监管,“调剂”出更多额度用以放贷;这条资金暗道的存在,让部分券商资管规模迅速扩大,在“鼓励创新”大旗的掩护下,寻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放贷、放贷——难以抑制的银行放贷冲动,正是券商“资管奇迹”的幕后推手。在心照不宣的“双赢模式”下,部分券商或沦为违规变相提供贷款的“影子银行”,同时也将自己推向了“监管红线”。

      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券商试探管理层底线的做法,可能将引发新一轮行业监管风暴,而这也许会给券业“大创新”的前景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

      ⊙记者 钱晓涵 ○编辑 叶苗

      离奇暴增的资管规模

      如果这一切发生在牛市,没有任何人会感到意外:股市上涨吸引场外资金不断流入,资产管理类机构规模快速扩大顺理成章。然而,券商资管规模的大爆炸,却恰恰发生在熊市氛围之下,这样的结果显得有些不同寻常。

      截至2011年末,受托管理资金超过百亿元的券商仅有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海通证券5家。但半年过后,跻身“百亿俱乐部”的券商已有11家之多,宏源证券、光大证券、信达证券、国盛证券、华融证券、东方证券迎头赶上,中邮证券、中信建投、西南证券、齐鲁证券等虽未过百亿,但管理规模的增速亦同样惊人。

      短短6个月时间,原本在业内表现平平的宏源证券异军突起,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从年初的45.48亿元狂飙至651.67亿元,增幅超过10倍之多。中信建投、齐鲁证券、西南证券等多家券商的资产管理规模均出现爆炸式增长。截至今年6月30日,国盛与中邮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分别达到131.9亿元与97.1亿元,业内排名跃居第8位与第12位,而在去年末,这两家券商的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竟然都是零!

      奇迹还在继续上演。本报记者获悉,截至8月中旬,券商资产管理的总规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个别中小券商的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已然剑指200亿元大关。

      “乍一眼看到数据,即便是我们圈内人,都感到非常震惊。要知道在股市没有出现趋势性向上行情的背景下,资产管理规模要增加那么多几乎是不可能的。”某资深券商资管部门销售经理对记者表示,按照目前的市场环境,新发的股票型集合理财产品平均也就能募集4到5亿,债券型产品稍多一些,但考虑到老产品的赎回因素,单家券商资产管理总规模半年内无论如何也无法增长上百亿元。

      “但神奇的是,有人成功做到了,而且还不止一家。真的非常好奇,他们究竟是从哪里找来的资金?”

      盛宴背后的银行之手

      放贷、放贷——真正的奇迹创造者,是券商背后的银行之手,是难以抑制的放贷冲动。

      “券商资管规模的增长主要是与银行合作了一些票据业务。”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秘密。上百亿元对于券商资产管理业务而言或许是大数字,但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则不过是九牛一毛。

      票据,一般是指商业上由出票人签发,无条件约定自己或要求他人支付一定金额,可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而券商与银行合作的“票据”,则多为商业银行承兑汇票,即有银行信用作担保的,承诺到期无条件付款的凭证。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才被认为是合法票据。

      票据最初在实体企业之间以背书的形式转让,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后,可以向出票人要求兑现,出票人不能拒绝。票据持有人也可以在资金紧缺的时候,向银行支付一定的费用,并要求提前释放资金,这种行为被称为“贴现”。

      “票据贴现是银行最基础的业务之一,近年来,中小企业对资金极度渴求,往往等不到票据到期就急需资金,票据贴现市场也因此变得异常火爆,贴现率水涨船高,银行从中赚取了不少利润。”上海某银行票据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票据贴现尽管赚钱,但在财务上等同于贷款。“银行每做一笔票据贴现,就会收入一张票据,必须在财务上做一笔入表。换句话说,这将用掉银行一定的信贷额度。”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追求利润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信贷是银行最赚钱的业务,由于存在固定的“利差”,多放信贷就等于多赚钱。不过,为了维护金融稳定,央行多年来一直对信贷实行严格的额度管理,以此抑制银行的放贷冲动。

      有没有一个办法,既能赚到票据贴现的钱,又能不占信贷额度呢?

      为此,银行们可谓动足了脑筋,先后拉拢信用合作社、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公司等机构,配合自己完成“票据出表”。但遗憾的是,随着银监部门“监管风暴”的不断升级,这些尝试都先后遭到禁止。

      这一次,银行找到了券商。

      票据出表的隐秘通道

      展现在记者的面前是一张银行承兑汇票“出表”路线图。

      从理论上说,承兑汇票出表的过程非常简单,只需要找到一家机构投入一笔资金,买断银行承兑汇票,该笔票据资产就会从银行“票据融资”科目中扣除,完成“出表”,这个过程也被称为“转贴现”。

      实际上,信托公司此前一直是帮助银行完成票据出表的“好战友”。为控制成本,一些银行甚至愿意动用自己的表外资金来购买自己的表内资产——委托信托公司发行一款产品,专门管理银行的部分理财资金(表外资金),而这款信托产品成立之后,直接买断那些已经贴现的票据(表内资产)。

      可惜好景不长,去年6月,银监会向各地银监局下发《关于切实加强票据业务监管的通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违规办理票据贴现及转贴现从而逃避信贷规模的行为进行了严查,银信合作的票据信托就此被叫停。

      仍不死心的银行找到券商,希望能从券商这边找到新的突破口。

      “据我们了解,银行要求券商配合自己出表的做法与票据信托大同小异。”知情人士透露,银行首先委托券商定向管理自己的一部分理财资金(表外资金),在定向理财的协议签署后,要求券商用这笔资金直接买断银行已经贴现的票据(表内资产),从而完成票据出表。作为回报,银行向券商支付一定的财务费用。由于券商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主动投资的动作,这笔费用被形象地称为“通道费用”,而券商为银行提供的这种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则被业内称为“通道业务”。

      如此一来,银行成功玩转“表内资产转表外”的游戏,为自身放贷腾出了更多的额度。而银行付给券商的那一点通道费,与其放贷获得的高额收益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事实上,大部分银行仅以不到千分之一的费用,换来了数以百亿计的信贷额度。

      已被跨越的监管红线

      多名业内人士认为,券商定向理财买断银行票据的转贴现行为,可能涉嫌严重的违规行为。因为券商与商业银行不同,其并不具备放贷业务资格;而在金融领域,转贴现行为被视为等同于放贷。

      在央行今年7月下发的《加强票据业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中,要求“纸质商业汇票贴现后,持票银行只能将票据转让给其他银行、财务公司或中国人民银行。”由此可见,无论是券商还是信托,都不是合法的转贴现机构。

      然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部分券商坚持认为,银证票据合作是一种金融创新,并没有“犯规”。

      “确实听说有券商做了票据买断,但我们没有,我们只是投资了票据收益权。”一家券商资管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银证合作票据收益权并不违规,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积极探索。

      所谓投资“票据收益权”,是指券商向部分投资者募集资金,代理投资者购买银行持有的尚未到期的票据收益权的投资方式,获利部分归投资者所有,券商获得管理费及业绩报酬。在这种做法下,大部分银行无法在财务上将贴现票据资产做出表,票据依然占据着银行的信贷额度。

      业内人士表示,是买断式投资,还是收益权投资,这成为了衡量银证票据合作业务是否违规的一条“红线”。一旦确认为买断,那么就必然涉嫌违规了。

      “部分资管规模高速增长的券商,其绝大部分就是来源于买断式票据投资。”多位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爆料,虽然从券商半年经营数据来看,外人无法判断券商资管票据业务中,究竟有多少是收益权投资,又有多少是买断式投资,但真实情况是,部分券商确实已经越过了红线。

      “监管部门只要查一查某些券商的定向理财委托合同,就能很容易地搞清楚,到底有没有做买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强调,如果仅仅是票据收益权投资,无法替银行完成票据出表问题,银行不会动用那么多的资金与券商合作,券商资管规模也绝不可能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出现如此飞跃。“唯一的合理解释,那就是有一些券商,就是在配合银行转移表内资产。”

      冒险背后的另有所图

      业内人士透露,到目前为止,开展银证票据业务合作的券商依然是少数,多数券商对这项政策“擦边球”业务持观望态度。然而,保监会的一则文件,或将迫使一些资管规模较小的券商,也加入到这个阵营中来。

      今年7月,保监会发布13条新政,其中《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发,大大激发了券商快速做大资管规模的冲动。

      《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保险公司选择券商开展委托投资,券商必须符合两大条件,一是取得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资格三年以上;二是过去一年集合理财业务管理资产规模不低于50亿元,或受托管理总资产规模不低于100亿元。

      面对6万亿元的险资大蛋糕,没有券商不为之心动,但受托管理总资产规模不低于100亿元的资金门槛,却将绝大多数券商挡在门外。

      据了解,100亿元是一个“日均”的概念,因此绝大多数券商只有迅速将资管规模提升至200亿元甚至300亿元之上,才能尽早达到“过去一年、日均百亿”的最低门槛。

      如果只为了一些稀少的通道费,多数券商不愿意冒着违规风险去配合银行出表。然而,当事情涉及“险资受托资格”,则又另当别论了。

      “现在的情况是,一些资管规模偏小的券商,发现管理层不反对银证票据合作,于是都急着寻找银行,想要靠这块业务冲管理规模。”据知情人士介绍,不少券商完全属于被动跟进,生怕自己规模上不去,最终在“险资争夺战”中再度落于下风。

      可以想像到的是,过度竞争已经使得券商票据通道业务的费用直线下降,券商在与银行的合作中已经处于微利状态。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有券业人士开始担心,为争夺银行资源,部分券商将“铤而走险”,大量开展违规的票据买断式业务,配合银行出表。而最终,部分券商的违规行为,却将由所有券商一起“埋单”。

      资管规模跻身百亿俱乐部的券商一览

      单位:万元

      序号 证券公司 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

      1 中信证券 7,183,933.86

      2 宏源证券 6,516,717.48

      3 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 5,911,549.48

      4 中金公司 2,486,406.12

      5 申银万国 1,946,321.75

      6 海通证券 1,884,626.71

      7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 1,648,920.46

      8 信达证券 1,330,343.13

      9 国盛证券 1,319,037.27

      10 华融证券 1,146,463.35

      11 上海东方证券资产 1,025,231.82

      时间截至2012年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