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方舟 ○编辑 全泽源
耶鲁大学旗下管理资金规模达193.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23亿)的耶鲁基金去年以21.9%的投资回报率领跑全球高校基金,续写着耶鲁神话。如此大基金在如此熊市里还能取得近22%的回报率,殊为不易。记者多方采访得悉,耶鲁基金制胜法则至少有三点。
耶鲁基金制胜法则
首先,该基金的成功与捐赠基金息息相关。据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甘剑平介绍,美国私立大学成立的基金绝大部分属于慈善基金性质,基金来源于大批校友为学院独立所提供的捐款,用于支付学校日常开支、学生奖学金等,部分则用以对外投资。作为常青藤联盟的名校之一,耶鲁大学历史悠久,有诸多成功校友为基金捐款,资金来源有保障。
有业内人士表示,“基金会在美国大学的地位非常关键,主要体现在对学校的日常收入和留存资产的影响上。大学基金会每年都将一部分投资收益转为日常收入支持学校的日常开支,这已成为大学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耶鲁大学投资收益转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由2000年的22.2%上升至2005年的32.1%,超过赞助研究成为最大的收入来源。”
其次,耶鲁基金有一位贡献极大的核心管理者——戴维.斯文森。事实上,耶鲁基金并非一路一帆风顺,也曾经历濒临破产的重创,斯文森的出现改写了历史。甘剑平称,斯文森是“慈善基金史上实践及理论的革命者”。他进一步解释道,早期的高校基金均采取稳定性高的理财方式,如存银行、债权投资等;斯文森在对外投资上不走寻常路,选择风险较大、回报高的投资方式,如投资VC、PE、对冲基金等。耶鲁基金当时便投资了红杉、凯雷等一批优质机构。斯文森不仅成就耶鲁基金的辉煌,更成为其他高校基金市场化转型的建立参照系。
自斯文森1985年接任耶鲁基金首席投资官以来,耶鲁基金以16.1%的复合年收益率增长,这是任何大学或者学院基金会从未企及的水平。哈佛基金的收益率为14.9%,位列第二。
最后,完全市场化的运作也成为耶鲁基金的成功秘诀之一。据了解,除了冠以“耶鲁大学”的名头之外,耶鲁基金完全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雇佣资深投资经理、激励机制健全等。比格斯也在《对冲基金风云录》一书中提到:“耶鲁基金会办公室共有20名员工,包括秘书在内,但聘用了上百名外部经理。”
谁将成为中国的“耶鲁基金”
以耶鲁基金等高校基金为蓝本,我国多家名校相继成立基金会:去年5月16日,中欧商学院成立法维纳斯中欧创业基金,并进行投资项目的初选;同年6月底,依托中山大学成立的中大创投完成了第一期私募股权基金“中创一号”的募集;早在几年前,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也曾联合组建北大招商创业投资管理公司;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位列农业银行第21位战略投资者。
国内已成立的大学基金几乎都有雄厚的背景,有望诞生中国的“耶鲁基金”吗?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成立基金的国内大学全部都是公立的,即都是属于国有资产,往往不够市场化、注意风险控制,不具备做基金先天优势。此外,若国内高校不动用国家、政府资产,完全做到社会化,能否筹集到巨额个人捐助还是一个疑问。
甘剑平认为,在目前国内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国内暂时不会出现如耶鲁基金一般成功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