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专版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欧洲央行断“财路” 西班牙银行业告急
  • 避险资金冷落德国国债 移情新型资产
  • 全球央行今年购金量有望创纪录
  • 美股龟爬的背后
  • 国际头条摘要
  • Made-for-China
  •  
    2012年8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6版: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海外
    欧洲央行断“财路” 西班牙银行业告急
    避险资金冷落德国国债 移情新型资产
    全球央行今年购金量有望创纪录
    美股龟爬的背后
    国际头条摘要
    Made-for-China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Made-for-China
    2012-08-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忘了Made-in-China(中国制造)吧,现在的流行趋势是Made-for-China(为中国造),在这一点上,希尔顿深谙其道。

      很快,在希尔顿,你可以穿上一款由谭玉燕(Vivienne Tam,著名华裔时装设计师)设计的限量版拖鞋。她使用了中国最著名的图腾——祥龙,作为鞋面的装饰。

      争夺中国市场的战役日趋白热化,如今,每一家酒店都想跟上中国人的步调。

      从免费的乌龙茶到客房菜单上的粥,酒店老板们无不鞠躬欢迎中国顾客,承诺满足他们的一切需要。

      这样的承诺当然不只是一款新拖鞋,希尔顿的顾客还将享受语言翻译、中文电视节目、室内茶壶和中式早餐。

      想方设法吸引中国顾客的酒店也不只是希尔顿。

      今年7月份,万豪酒店推出了一项名为“万豪礼遇”的活动,这项活动的服务包括“亚洲人体型”的浴袍,把中国顾客安排在有吉祥数字“6”和“8”的楼层和房间等。

      类似的创新还发生在喜达屋,这家旗下拥有威斯汀和喜来登以及其他众多著名品牌的酒店集团,此前推出了个性中式旅游活动。洲际酒店则宣布在2013年底之前推出中国子品牌——华邑酒店。费尔蒙特在6月宣称将在旗下餐馆推出中式菜单,并提供中式餐具。

      来自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份最新报告预测,中国的国内国际旅游收益将在未来9年内上涨14%,这将培育出一个高达5.5万亿元人民币的巨大市场。中国消费者制造的旅游热潮,将会使中国旅游市场在2020年赶超日本。

      全球的酒店都想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花心思Made-for-China是个好办法。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