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专版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ST天成公告逻辑混乱
    伊犁控股身份依旧模糊
  • 中天发展3年前“被收购”疑留后路
    2亿股中材国际今转让动机费思量
  • 转型之“玉”欲掩业绩之“瑕”
    潘石屹“成人礼”来得正是时候
  • 科大讯飞
    确定“引援”中国移动
  • 绿城青岛项目又“哭穷” 鲁高速28亿有偿“驰援”
  •  
    2012年8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公 司
    *ST天成公告逻辑混乱
    伊犁控股身份依旧模糊
    中天发展3年前“被收购”疑留后路
    2亿股中材国际今转让动机费思量
    转型之“玉”欲掩业绩之“瑕”
    潘石屹“成人礼”来得正是时候
    科大讯飞
    确定“引援”中国移动
    绿城青岛项目又“哭穷” 鲁高速28亿有偿“驰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ST天成公告逻辑混乱
    伊犁控股身份依旧模糊
    2012-08-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宋元东 吴正懿 ○编辑 邱江

      

      本报独家报道的盛和稀土借壳*ST天成的种种异象引发市场高度关注。针对本报质疑,*ST天成今日发布澄清公告。而就在昨日,*ST天成股票成交创下巨量,机构“用脚投票”大举出逃,似看淡公司重组前景。

      在澄清公告中,对于外界最为关注的“伊犁控股”的背景,仅披露寥寥数句,对其股东构成、经营情况、履约能力等情况均只字不提,对关联关系的认定更显逻辑混乱,盛和稀土与之交易的真实性疑问依旧悬而未决。

      本报此前报道,今年一季度,“伊犁控股有限公司”突然跻身盛和稀土第一大客户,销售额为7278.58万元;同期,盛和稀土对伊犁控股的应收账款也列榜首,达8497.3万元,高过销售额。记者经多方查询,始终未获“伊犁控股”的工商资料,其交易真实性备受质疑。

      *ST天成今日公告称,2012年以前,盛和稀土主营轻稀土冶炼及分离产品。商务部自2012年起对稀土出口配额实行分类管理,盛和稀土获得2012年第一批轻稀土出口配额917吨、中重稀土出口配额112吨。在此背景下,盛和稀土今年开始经营中重稀土产品业务,2012年3月销售给伊犁控股10吨稀土金属产品,由于中重稀土产品的价格远高于轻稀土产品,对其形成的销售收入为7278.58万元,从而使伊犁控股成为公司今年一季度第一大客户。

      由此可见,盛和稀土一季度主营业务发生重大改变,原有的轻稀土业务比重快速下滑,或对重组审核构成障碍。在IPO审核中,发行人主营业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导致持续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是不少IPO项目被否的重要原因。

      公告还称,2012年3月,盛和稀土向伊犁控股销售稀土金属产品的金额为7278.58万元,价税合计8497.31万元,付款方式为TT电汇。5月初,盛和稀土已经全部收回该笔应收账款。公司认为,盛和稀土对伊犁控股的销售不存在装扮业绩的情况。但难以理解的是,*ST天成居然就此得出结论,伊犁控股与盛和稀土及盛和稀土各位股东之间均不存在关联关系。

      事实上,针对伊犁控股的情况,公告披露得相当简单。伊犁控股英文名为ILI HOLDING LIMITED,成立于2006年8月17日,是一家在香港设立的公司,成立至今一直从事稀土产品特别是中重稀土产品的贸易业务。但对于外界更关注的伊犁控股股东背景、经营情况、履约能力、最终客户等情况,公告却避而不谈。更令人不解的是,在伊犁控股股东背景不详的情况下,又如何能判断伊犁控股与盛和稀土及其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在毫无逻辑可言的推理下,公司急于想撇清关联关系究竟存何心思?

      值得一提的是,*ST天成股价昨日数度打开涨停板,成交额达6.11亿元,换手率高达23.25%,资金分歧明显。从交易所信息看,机构蜂拥出逃。龙虎榜显示,买入前五大席位为清一色的游资席位;卖出前五大席位中有4家机构上榜,累计卖出1.49亿元,占当日交易总量的24.43%。

      从*ST天成的股东榜单看,公司最近两年颇受机构青睐,其中以华夏系基金为甚。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华夏系占据了五席。从二级市场走势看,*ST天成停牌前4个多月,公司股价跌幅逾六成。以此推断,即使*ST天成复牌之后连续11个涨停,但这些机构仍被套,其仓皇出逃显示对公司的重组前景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