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7:研究·数据
  • A8:研究·数据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A145:信息披露
  • A146:信息披露
  • A147:信息披露
  • A148:信息披露
  • A149:信息披露
  • A150:信息披露
  • A151:信息披露
  • A152:信息披露
  • A153:信息披露
  • A154:信息披露
  • A155:信息披露
  • A156:信息披露
  • A157:信息披露
  • A158:信息披露
  • A159:信息披露
  • A160:信息披露
  • A161:信息披露
  • A162:信息披露
  • A163:信息披露
  • A164:信息披露
  • A165:信息披露
  • A166:信息披露
  • A167:信息披露
  • A168:信息披露
  • A169:信息披露
  • A170:信息披露
  • A171:信息披露
  • A172:信息披露
  • A173:信息披露
  • A174:信息披露
  • A175:信息披露
  • A176:信息披露
  • A177:信息披露
  • A178:信息披露
  • A179:信息披露
  • A180:信息披露
  • 银行间市场借钱声声紧
    债券一二级市场脱钩“怪圈”打破
  • 资本市场也需要
    “奥林匹克精神”
  • 太保:未到股市抄底时
    延续“定息+分红”投资策略
  • 上半年上海银行业
    银团贷款签约700亿元
  • 全国人均银行卡消费3618.73元
  • 光大银行年内将在香港等地再设三家分行
  • 城投债顶起半边天
  •  
    2012年8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7版:金融货币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金融货币
    银行间市场借钱声声紧
    债券一二级市场脱钩“怪圈”打破
    资本市场也需要
    “奥林匹克精神”
    太保:未到股市抄底时
    延续“定息+分红”投资策略
    上半年上海银行业
    银团贷款签约700亿元
    全国人均银行卡消费3618.73元
    光大银行年内将在香港等地再设三家分行
    城投债顶起半边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太保:未到股市抄底时
    延续“定息+分红”投资策略
    2012-08-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蕾

      4.7%

      今年上半年,太保的实际股票投资占比从2011年末的5.2%降至4.7%。

      ⊙记者 黄蕾 ○编辑 枫林

      

      作为A股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谨慎观望的情绪越来越浓。国内三大保险集团之一的中国太保昨日表示,从目前对内外部环境的预判来看,抄底股市还未到时候,下半年仍将延续“定息+分红”的投资策略。

      

      高比例配置定息品种

      上半年震荡的股市,令多数机构投资者望洋兴叹,保险资金亦不例外。以太保为例,其上半年净投资收益的增加,并不是靠证券买卖而来,收益中的九成归功于定息(协议存款和商业银行次级债等)投资利息收入。

      今年上半年,太保的权益类(股票+基金+非上市公司股权)仓位从2011年末的10.3%上升至2012年6月末的10.6%。但严格来说,太保对股市的直接投资是减少的:其实际股票投资占比从2011年末的5.2%降至4.7%;基金占比虽然上升一个百分点至4.9%,但增加的比例中有70多亿是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这足以反映出太保上半年对股市的谨慎,而这样的情绪将延至下半年。太保旗下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于业明对本报记者表示,从对目前经济基本面及内外部环境的预判来看,目前还不到抄底股市的时候。

      至于“股指一旦跌破2000点,太保是否会进场”这个问题,他坦言,目前不能简单地根据指数点位来判断机会是否已经出现。他说,在权益类投资方面,将对分红较高及估值有保障的股票作进一步关注,以降低受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

      正是在这样的谨慎思路下,于业明透露,太保下半年依然会维持定息类品种的高比例配置。“目前太保的定息资产投资比例维持在85%这个水平,短期内我们在定息投资上的比例不会变?”

      他认为,随着保险投资新政的落地,未来保险资金在资产配置上将有更大自由度。尤其是债券、不动产等投资品种及比例的拓宽,混合资本债、超短融、中期票据等债券品种向险资的开闸,未来太保在配置结构上会出现一个循序渐进的变化。

      

      产寿险形势仍严峻

      太保以净利下滑逾五成的成绩单,拉开了保险股半年报的序幕。个案往往折射整个行业现状,从目前来看,下半年整个产、寿险市场形势依然严峻。

      寿险业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正步入转型调整期,原有的渠道和销售模式遭遇瓶颈,尤其是近几个月来,银保新单保费增速依然呈现两位数的下滑。对此,太保旗下寿险公司董事长徐敬惠表示,由于去年同期基数的下降,预计下半年整个市场的银保新单保费增速下滑将会放缓。尽管有压力,但太保寿险仍会通过“聚焦期缴业务”来保持竞争优势。

      对于上半年产险业务增长动力趋弱,太保旗下产险公司董事长吴宗敏解释说,上半年其产险综合成本率上升3.1个百分点致94.2%,主要由于市场新车销售放缓,同业价格竞争升温,再加上通胀关系,劳动成本上升,导致理赔成本有所增加。尽管综合成本率上升,不过94.2%在行业中仍属于较好的盈利水平。

      吴宗敏预计,考虑到未来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未来产险业务获取成本上升的压力依然存在,综合成本率仍然有缓慢上升的趋势。对于太保产险偿付能力的下降,太保集团董事长高国富表示,如果有需要,未来集团将会对产险进行增资,以支持其发展。

      对于未来在健康险、养老险领域的机会,高国富说,目前正在关注“探索用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商业大病保险”政策的进展,“我们正在研究此类产品需求及发展模式,希望能抓住机遇。”据本报此前独家获悉,太保目前正和战略投资者安联合资筹建健康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