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7:研究·数据
  • A8:研究·数据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A145:信息披露
  • A146:信息披露
  • A147:信息披露
  • A148:信息披露
  • A149:信息披露
  • A150:信息披露
  • A151:信息披露
  • A152:信息披露
  • A153:信息披露
  • A154:信息披露
  • A155:信息披露
  • A156:信息披露
  • A157:信息披露
  • A158:信息披露
  • A159:信息披露
  • A160:信息披露
  • A161:信息披露
  • A162:信息披露
  • A163:信息披露
  • A164:信息披露
  • A165:信息披露
  • A166:信息披露
  • A167:信息披露
  • A168:信息披露
  • A169:信息披露
  • A170:信息披露
  • A171:信息披露
  • A172:信息披露
  • A173:信息披露
  • A174:信息披露
  • A175:信息披露
  • A176:信息披露
  • A177:信息披露
  • A178:信息披露
  • A179:信息披露
  • A180:信息披露
  • 市场跺脚 中百中商遭“责难”
    股价破位 “投票悖论”愁煞人
  • 隆鑫控股溢价入主丰华
    涂建华未来运作成看点
  • 京东“便衣”出击 苏宁张近东隔空“放话”
  • 四ST公司齐摘帽
    免进“风险警示板”
  •  
    2012年8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公 司
    市场跺脚 中百中商遭“责难”
    股价破位 “投票悖论”愁煞人
    隆鑫控股溢价入主丰华
    涂建华未来运作成看点
    京东“便衣”出击 苏宁张近东隔空“放话”
    四ST公司齐摘帽
    免进“风险警示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市场跺脚 中百中商遭“责难”
    股价破位 “投票悖论”愁煞人
    2012-08-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覃秘 ○编辑 孙放

      

      面对中百集团和武汉中商的新重组预案,二级市场毫不犹豫选择了用脚投票。截至昨日收盘,中百集团下跌6.29%报收6.55元,武汉中商下跌3.86%报收6.48元。大幅下跌之后,两家公司的股价均已低于重组预案中提出的换股价格和收购请求权/现金选择权价格,降低了获得股东大会通过的可能。

      即使和前次推出重组预案时相比两家公司的股价均已接近“对折”,由二级市场股价所引起的重组“悖论”仍未得以解决:据新重组预案,中百集团的换股价格和收购请求权价格均为6.83元每股,即中百集团的投资者可以选择以6.83元每股的价格将所持股票卖给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提供方,由于该价格显著高于中百集团的现价6.55元,理性的投资者自然应选择行使收购请求权,但前提条件是该投资者需要对重组预案投反对票,而如果超过三分之一有表决权的投资者投反对票,该预案将遭否决,收购请求权也因此无法成立。

      武汉中商的情况要略好于中百集团,从昨日市场表现看,武汉中商的股价表现明显要强于中百集团,并在临近收盘时发生异动,有几笔大单将股价上拉近2%,把收盘价定在6.48元,该价格仅较武汉中商6.49元每股的换股价和现金选择权价格便宜一分钱。但这并不能解决全部的矛盾,一是该重组预案需要两家公司分别获得股东大会通过,二是两家公司股价对比的变化,将影响到投资者对换股比例的考虑,并最终影响到股东大会的投票。

      “股价跌这么多,机构的态度很明确。”某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分析。在他看来,整个重组预案由于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机构和中小股东在其中找不到自己的利益所在,很难下决心投赞成票。一位投资者甚至向记者表示,对目前的方案比较失望。他认为,“大股东是最清楚公司投资价值的,以前公司高管也曾说过公司股价低估了,但现在却提出这么低一个收购价格,很难理解。”

      市场上还有一种更过激的说法,即明明知道这个方案很难获得股东大会的通过,为什么还要推出这个方案呢?记者就此和两位接近公司的人士进行交流,对方均表示该方案系由当地政府主导,不方便发表任何看法。对于市场认为的该方案不可能实行,一位公司人士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由于审议该议案的股东大会时间还没有定,不排除未来一段时间在大盘走好之后,两家公司股价出现较大程度的反弹,并最终促成该项重组,毕竟从长远来看完成重组对公司有利。

      曾举牌中百集团的新光控股,一度被市场认为是影响此次重组的最大变数之一。根据公开信息,新光控股买入中百集团的成本应在9元左右,目前浮亏近30%。不过根据本报记者采访获知的消息,从今年3月份开始新光控股即没有再买入中百集团的股票,也没有再对外发表新的看法。针对两家公司新推出的重组预案,新光控股方面也拒绝予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