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7:研究·数据
  • A8:研究·数据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A145:信息披露
  • A146:信息披露
  • A147:信息披露
  • A148:信息披露
  • A149:信息披露
  • A150:信息披露
  • A151:信息披露
  • A152:信息披露
  • A153:信息披露
  • A154:信息披露
  • A155:信息披露
  • A156:信息披露
  • A157:信息披露
  • A158:信息披露
  • A159:信息披露
  • A160:信息披露
  • A161:信息披露
  • A162:信息披露
  • A163:信息披露
  • A164:信息披露
  • A165:信息披露
  • A166:信息披露
  • A167:信息披露
  • A168:信息披露
  • A169:信息披露
  • A170:信息披露
  • A171:信息披露
  • A172:信息披露
  • A173:信息披露
  • A174:信息披露
  • A175:信息披露
  • A176:信息披露
  • A177:信息披露
  • A178:信息披露
  • A179:信息披露
  • A180:信息披露
  • 上市公司
    成PE最大资金来源
  • 央企并购潮再起 延伸产业链成新趋势
  • “优土”合并高票通过 PE背后推动功不可没
  • 杭州与清科
    合设10亿母基金
  • 中国企业走出去切忌“大跃进”
  •  
    2012年8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公司·融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公司·融资
    上市公司
    成PE最大资金来源
    央企并购潮再起 延伸产业链成新趋势
    “优土”合并高票通过 PE背后推动功不可没
    杭州与清科
    合设10亿母基金
    中国企业走出去切忌“大跃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优土”合并高票通过 PE背后推动功不可没
    2012-08-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PE的积极态度在这次优酷土豆的合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合并案对于先期投资基金也有一定的锁定期规定,但他们仍然表示将继续持股,因为,他们都看好视频行业的未来发展。当然,至于1加1的效果如何,只有待市场来给出答案了。

      此外,针对由盛大、分众传媒等引发的私有化浪潮,优酷土豆相关人士也向记者表示,这决不是新公司目前所考虑的问题。他们说,继续推进各项整合的顺利完成仍然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工作。

      ⊙记者 温婷 ○编辑 全泽源

      

      历时近半年,优酷土豆合并案昨日获股东大会高票通过,这意味着中国视频排名前二的两大巨头正式合并。据透露,合并后优酷土豆集团的网络视频用户总覆盖率近80%,将保留优酷、土豆网两个品牌。双方的投资方也表示将继续持股,看好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前景。

      据优酷土豆董事长兼CEO古永锵透露,优酷和土豆合并后将在影视版权采购、带宽服务器采买、后台数据整合方面,以及搜库、媒资库、广告投放系统等多方面实现协同。合并预计将在本季度完成。

      

      PE“乐观”合并案

      据记者了解,优酷土豆第一次真正开始正式谈合并项目是2012年2月16日,在昆仑饭店,当时有成为基金合伙人李世默,也是优酷最大的投资者,还有GGV的合伙人符绩勋和当时优酷总裁刘德乐。那次谈话主要是把双方合作可能产生的共赢的价值创造协同效应明确化,另外就是制定了一个谈判的大致流程和时间表。

      3月8日,优酷董事会、土豆董事会分别批准了合并,土豆股票当日暴涨。7月,美国证监会(SEC)批准了优酷土豆的合并协议。

      根据协议,自合并生效日起,土豆网所有已发行和流通中的A类普通股和B类普通股将退市。合并后,优酷网股东及美国存托凭证持有者将拥有新公司约71.5%的股份,土豆网退市,其股东及美国存托凭证持有者将拥有新公司约28.5%的股份。

      尽管双方曾否认此次合并受到背后投资人的驱使,但并不讳言投资人对此的积极态度,这从成为基金和GGV参与谈判之初的行为也可略见一斑。

      根据SEC文件,在上市前土豆网共完成5轮融资,总融资规模达到1.35亿美元。投资方分别为凯欣亚洲、IDG中国、纪源资本等。优酷网曾进行过六轮融资,总金额达到1.6亿美元,投资公司包括成为基金、贝恩资本等。

      截至昨日合并案获股东大会通过,成为基金和GGV等先期投资者始终持积极态度,并表态将继续持股。此外据了解,合并案对于先期投资基金也有一定的锁定期规定。

      

      “1+1>2”仍有待观察

      在古永锵看来,谈判之所以顺利进行,主要是源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双方利益一致,有共同的远见——视频行业只有把规模做大才能做强;第二,双方都是上市公司,尽职调查的时间比通常时间短。公司的资料上市时已有投行把过关,且每个季度都发财报,信息核实都有保障;第三,谈判不涉及现金,本次合并通过100%的换股方式完成。

      “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有谈过用现金收购。”古永锵指出,这在中国互联网并购史上也属首例,正说明大家都看好这个行业。“合并不是为了套现,公司合并后资源不会外流,股份的合并,相对而言,就是代表所有的资金还留在母体。”

      而根据本月初两家公司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双方均表示优酷土豆的协同效应愈加明显,并体现在以广告为主的收入大幅增长。

      具体为,优酷第二季度净收入为人民币3.87亿元,同比增长96%。土豆网第二季度净营收为人民币1.719亿元,同比增幅达47.3%。但与此同时净亏损幅度却在拉大。比如,优酷第二季度净亏损为人民币6280万,相比2011年同期的2810万元来看,亏损幅度扩大了123%。这成令业界对优土合并是否能出现1+1>2的效果充满怀疑。

      对此古永锵认为,优酷与土豆二者业务相似是优点,更有利于合并的进程。“以前两家是竞争对手,会有很多重叠、趋同以及不舍得放弃的业务。但合并后,这一问题将迎刃而解,两个品牌会全力推动各自的强项。”他表示,整合后,平台规模变大,双方资源共享以及协同效应,将使内容成本和带宽成本都有明显降低。

      以内容成本来说,目前就已比去年降了1/4~1/3,而且还会继续回归理性。至于何时实现盈利,古永锵表示,盈利时间表没有定论,完全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但我们觉得这个行业还有很多领域可以发展,无论从移动端的角度,还是自制内容方面,我们还是希望不断投入。

      

      新公司不考虑私有化

      人员方面,土豆网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微将进入优酷土豆集团董事会担任董事,并参与重大决策;原优酷总裁刘德乐担任优酷土豆集团总裁。王微也表示,继续推进各项整合的顺利完成仍然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工作。

      另据古永锵透露,目前优酷土豆集团已确定20位副总裁及以上人员,由优酷和土豆网的管理团队共同组成,其中优酷12人,土豆网8人。此外,优酷土豆明确对外宣布不会裁员,合并预计在2012年第三季度完成。

      古永锵还透露,除了广告收入之外,新公司还在内容收费方面进行探索,包括院线模式和移动终端收费,另外还将自制内容,发行到其他渠道。

      截至发稿前,记者还了解到土豆即将在22日与联通共同发布手机电视新品。据透露,移动视频将成为优土合并后土豆差异化布局的一大关键战略方向。

      此外,针对由盛大、分众传媒等引发的私有化浪潮,优酷土豆相关人士也向记者表示,这绝不是新公司目前所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