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房类ST公司共谋“财技”保壳
政策紧逼之下,ST公司纷纷通过财技借以实现保壳、摘帽,如*ST国商、*ST冠福均通过将投资性房地产变更会计计量模式,进而“瞬间”实现净资产转正、净利突增。面对这些先例,如*ST中华、ST中冠等深陷困境、“涉房”ST公司可能复制类似运作方式。
⊙记者 郭成林 ○编辑 邱江
政策紧逼之下,ST公司通过财技以实现保壳、摘帽渐成共性选择之一。如*ST国商、*ST冠福均通过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由成本计量改为公允价值计量,进而“瞬间”实现净资产转正、净利突增。由此推理,其他深陷困境、资产“涉房”的ST公司,如*ST中华、ST中冠也可能复制类似运作方式以保壳、摘帽。
8月21日,*ST冠福公告,从2012年1月起将全资子公司上海五天实业有限公司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由成本计量模式改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公告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后,如公司核心项目在2012年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预计将增加截至2012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约1.07亿元、2012年度净利润1.07亿元。而*ST冠福业绩预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仍亏损3944万元,若2012年无法实现转正,暂停上市在所难逃。
在此前的6月份,*ST国商刚使用了雷同的保壳术:会计政策改变后,预计增加其所有者权益(留存收益)约19.89亿元、净利润33.15亿元——不仅实现保壳,业绩也出现大增。
事实上,上述的会计手段并不“新鲜”,始于2007年1月1日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尽管如此,但统计数据显示,直至2011年底,近900家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A股上市公司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只有20余家;约14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中,只有金融街、世茂股份、中航地产、津滨发展等少数几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
然而,对以保壳、摘帽为首要任务的ST公司,若旗下也有地产资产,考虑借公允重估运作以实现净资产转正、净利突增,达到目的后再出售该资产以规避会计政策调整的后续问题,似乎日益成合理选择。
如*ST中华,其201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共实现物业管理收入115.20万元及租赁业务等其他业务收入1165.95万元。据查,公司地产资产包括深圳宝安区龙华镇127333平方米土地及地上建筑物、深圳罗湖布心路水贝厂区建设用地及地上建筑物等。
目前,主营自行车的*ST中华经营持续恶化,1至6月实现营业收入11318.60万元,净利润为-3329.8万元;而公司约19亿元的巨额债务导致每股净资产达到-3元是其主要退市因素。公司破产重整暂未收到法院受理通知书。
又如ST中冠,其半年报披露,上半年主要印染厂继续停产,房租收入即是现金净流入的主要来源。据查,公司拥有不少深圳工业用地及相关地上建筑物,如9.8万平方米的龙岗区葵涌用地。
但也有ST公司不选择财技运作,而是单纯依靠地产业务获利后的利润结转“临危”保壳,如*ST国兴。
*ST国兴8月14日预告,2012年1至9月净利润为-2480万元。若2012年全年亏损,将暂停上市。据查,*ST国兴目前核心资产即“国兴北岸江山”项目(情况与*ST国商雷同),虽销售顺畅账面预收款已达3亿元,但迟迟未交房,由此在会计上不能结转为利润,导致持续亏损。
据公告,“国兴北岸江山”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05万平方米,目前住宅部分销售均价8300元/平方米,其中B1、B2两栋楼已售完;A4、A5号楼已售40%;B4号楼于今年7月推出,开盘当日认购率达95%以上。
该公司表示,年底前交房实现利润结转成为2012年必须完成的任务,“四季度可以实现交房,并能实现大额利润,因此不会考虑通过变更会计政策来扭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