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广告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上证面对面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新医改:商业健康险迎来政策春天——专访中德安联人寿首席执行官陈良
  • 新品速递
  • 不确定性增多 黄金短期不宜追高
  • 华夏银行力拓小企业业务
  •  
    2012年8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T6版:钱沿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6版:钱沿周刊
    新医改:商业健康险迎来政策春天——专访中德安联人寿首席执行官陈良
    新品速递
    不确定性增多 黄金短期不宜追高
    华夏银行力拓小企业业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医改:商业健康险迎来政策春天——专访中德安联人寿首席执行官陈良
    2012-08-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黄蕾

      

      《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指导意见》近期将发布的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关注。目前,该指导意见基本确定了三个方向:一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二是可以动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三是交由商业保险机构经办。

      这一天的到来是诸多商业保险公司期盼已久的。对当前低迷的保险业而言,保险公司参与医保将给商业健康险市场带来怎样的机遇?中德安联人寿首席执行官陈良近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剖析新医改下商业健康险公司的机遇与挑战。

      《上海证券报》:什么原因造成中国商业健康险市场长期处于“供给缺位”的状态?

      陈良:2010年中国医疗消费总额达1.82万亿元,其中个人支出占比41%,而商业健康险支出占比仅为3%,这个比例对于保险业而言是非常遗憾的,但同时又意味着极其诱人的市场前景。

      在如此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之下,为何商业健康险市场份额始终不高,是个值得行业反思的问题。我认为原因有两方面。首先,目前市场销售的健康险产品虽然众多,但同质化有余而创新不足,尚不能满足客户多层次的健康保障需求。同时,健康险保费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很低,以2011年为例,占比尚不足5%,这些都是外界感觉商业健康险“缺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保险意识层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视:作为保障型的健康险往往是消费型险种,这对于中国投保人而言是个挑战——花钱买了保险,如果没有发生理赔,似乎钱就“打了水漂”。特别前几年资本市场繁荣,又将大众的注意力更多地引向了保险的理财功能,对健康险的购买动力更加不足。市场对健康险反应的冷淡,又会反过来影响保险公司在健康险业务上的推动力度。

      《上海证券报》:《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指导意见》有望于近期出炉,允许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商业大病保险,这一政策将对商业健康险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具体影响?

      陈良:医保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根基和主要组成部分。不断完善医保体系,提高国民的医疗保障福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一步。借助医保全面铺开的网络和低费高保的福利性特点,让城乡居民拥有大病保障,这对大众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保障补充。

      而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这首先是对健康保障意识的一次大范围普及。与此同时,医保在大病保险上选择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这本身就是对商业保险公司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和服务品质的重要肯定,有利于改善大众对商业保险公司的信任感和认知度。作为社会医保的重要补充,商业健康险可以发挥其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上海证券报》: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外资保险公司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陈良: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富裕人群的规模正在快速增长,富裕人群对健康的保障更加关注,必然会寻求更好的医疗资源及更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这是基本医疗保障无法满足的,因此,中国的中高端健康险市场潜力非常大。

      在中高端健康险领域,外资保险公司往往有着领先于市场的健康保障理念和成熟的风险管控体系。外资保险公司可以借助其外方母公司的雄厚技术力量,以及在全球多个市场的成功经验,可以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本地化的保险计划和优质服务。

      以中德安联为例,我们建立了强大的医疗机构网络,超过60万家网络医疗机构遍布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客户在网络内医疗机构就诊,合理的医疗费用将享受100%的赔付,并且不受当地社保、医院类型、用药种类的限制。

      《上海证券报》:安联是欧美健康险市场的佼佼者,作为在华合资公司,中德安联的健康险市场发展策略是什么?

      陈良:正如前面所言,中国的健康险市场潜力巨大。我们近期正式启动的健康“全”计划,就是希望能再次向大众推广健康保险理念,让更多人关注健康,回归保障。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健康险产品体系,为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医疗费用补充、重大疾病、医疗看护等多重保险保障;在产品特色上,我们在每一款健康险产品的保障功能上都会考虑得更加全面,并辅以高质量的保险服务,努力成为最贴近市场需求的健康险产品;在销售渠道上,我们的健康险产品将在包括营销员渠道、银行保险渠道、电话销售、专业中介和在线销售平台等所有渠道中全面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