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特刊
  • 5:特刊
  • 6:要闻
  • 7:海外
  • 8:金融货币
  • 9:证券·期货
  • 10:证券·期货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价值
  • A6:研究·市场
  • A7:数据
  • A8:数据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A145:信息披露
  • A146:信息披露
  • A147:信息披露
  • A148:信息披露
  • A149:信息披露
  • A150:信息披露
  • A151:信息披露
  • A152:信息披露
  • A153:信息披露
  • A154:信息披露
  • A155:信息披露
  • A156:信息披露
  • A157:信息披露
  • A158:信息披露
  • A159:信息披露
  • A160:信息披露
  • A161:信息披露
  • A162:信息披露
  • A163:信息披露
  • A164:信息披露
  • A165:信息披露
  • A166:信息披露
  • A167:信息披露
  • A168:信息披露
  • A169:信息披露
  • A170:信息披露
  • A171:信息披露
  • A172:信息披露
  • A173:信息披露
  • A174:信息披露
  • A175:信息披露
  • A176:信息披露
  • A177:信息披露
  • A178:信息披露
  • A179:信息披露
  • A180:信息披露
  • A181:信息披露
  • A182:信息披露
  • A183:信息披露
  • A184:信息披露
  • 上市公司上半年整体业绩负增长 二季度现回暖
  • 坏学生 “业绩地雷”密集炸响 行业龙头拖累整个板块
  • 前三季业绩抢先看 三大行业预增多
  • 好学生 一批公司业绩成倍增长 半年报也有“高富帅”
  •  
    2012年8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4版: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特刊
    上市公司上半年整体业绩负增长 二季度现回暖
    坏学生 “业绩地雷”密集炸响 行业龙头拖累整个板块
    前三季业绩抢先看 三大行业预增多
    好学生 一批公司业绩成倍增长 半年报也有“高富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市公司上半年整体业绩负增长 二季度现回暖
    2012-08-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非金融类公司上半年利润环比止跌上升

      宏观经济二季度的下行压力也体现在上市公司层面,但一系列“稳增长”举措,未让上市公司业绩变得更糟,环比情况甚至还出现转机。现有数据显示,上半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同比小幅下滑,幅度较一季度收窄,且非金融类公司上半年利润环比止跌上升。但同时,亏损面上升、盈利下滑企业占近一半、毛利率持续下滑等情况均表明大部分上市企业业绩正经受着“考验”,是否能在三季度完全走出阴霾还存在不确定性。

      ⊙记者 赵一蕙 ○编辑 王璐

      上半年整体业绩同比下滑2%

      截至8月30日,两市共有234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12年上半年财务数据(包括以招股书形式)。上述公司1至6月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9311亿元,可比数据同比增长8.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253.78亿元,可比数据同比下滑2.18%。这与2011年同期的情况大相径庭。去年同期上市公司整体营收同比增长超过26%,净利润增幅亦超过20%,而2010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同比增幅更是超过了40%。从中可见,2012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承受了较大压力,在业绩增速逐年递减的背景下,在今年最终体现为负增长。

      数据同时也释放了积极信号。从一季度上市公司盈利情况同比下滑近8%来看,二季度末整体业绩颓势得到了挽回,上半年下滑幅度收窄,可见二季度内整体业绩出现了环比回暖。

      据统计,第二季度,上市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50684亿元,环比增长7.44%,一季度环比则是下滑6.17%;实现净利润4194.77亿元,在今年一季度环比增长的基础上,环比继续增长5.97%。扣除金融类公司后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在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2040亿元,该项指标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环比均为负增长,分别对应为环比下滑10.5%和6.09%,而在今年二季度环比却出现了正增长。

      这一点亦符合宏观经济背景。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二季度同比增速为7.6%,这一数据并未低于预期,亦化解了市场对经济担忧。但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还是表现得较为疲软。同时外需不足、国内房地产在内等宏观调控措施还在继续实施、投资及内需增长无法弥补外需等情况,使得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虽然环比增长,但有些数据也显示出其承受较大压力。

      首先是亏损面扩大。2340家公司中,2028家盈利,312家亏损,亏损面13.33%,而上年同期仅为8.6%,这一数据也比2012年年初明显加大。其次是盈利下降公司比重攀升。目前有914家公司盈利数同比下降,占盈利总数比高达45%,意味着将近半数上市公司业绩下滑,远高于上年同期数据。

      另一个重要指标在于上市公司的毛利率持续下滑。目前非金融类公司的上半年可比毛利率为18.56%,较上年同期的20.04%下滑了1.48个百分点。纵向比较,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毛利率在2010年同期、2011年同期均出现了同比下滑。上半年,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明显下滑,同时因为人力资源资本、融资成本等在内各类成本攀升增长,从而吞噬盈利水平。

      多行业同比现“逆转”

      综观行业层面,其同比情况显得不甚理想。对比去年同期的申万一级行业中23个行业20个同比增长,今年同期的情况则“惨淡”许多。数据显示,上述23个一级行业中,仅有金融服务及消费类的食品饮料、餐饮旅游、家电等总计7个行业实现了业绩同比增长。同时,有色金属、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7个行业的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了20%,前三个行业的利润下滑幅度甚至超过了40%。

      相当部分行业的景气度同比出现逆转。如农林牧渔、纺织服装、建筑建材业,去年同期行业整体业绩同比增长幅度在20%以上,有些甚至超过50%,今年却下滑幅度在10%以上,接近20%的水平。化工、有色等去年同期增长幅度排名数一数二,在今年上半年向下逆转幅度更大。上年同期这些行业景气度高涨,同比增幅超过50%,如今降幅排名居前。目前,超过11个行业都出现了这类由整体增长变为整体下滑的“逆转”。

      除了上述出现“逆转”的行业,另有近一半行业虽然业绩同比依旧增长,但增速却出现下滑,典型如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家电行业等。如家电行业今年上半年增幅不到4%,而去年同期增速则近30%。至于钢铁行业、交运行业则是一如既往的灰暗,其业绩同比负增长态势还在持续,且有扩大的趋势。

      仅餐饮旅游、公用事业行业同比业绩持续增长。去年同期,上述两大行业利润增速分别为13.7%和7.35%,今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增幅攀升为29.4%和9.93%。

      进一步看环比数据,则显得不尽相同。二季度内业绩环比增长的行业多达19个。其中,建材、机械、有色、交运、钢铁等环比增幅出现了明显改善,即在一季度环比下滑的情况下二季度增幅都出现正增长,尤其是建材、机械等与固定投资相关行业,其环比增幅都超过了20%。由此可看出,二季度内的系列“稳增长”措施,对相关行业都起到了正面刺激作用。不过,金融、食品等个别行业同比增长较好的行业,环比却出现了下滑,没有持续一季度环比的明显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