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 夫
综观前7个月的主要经济指标,中国经济无疑已进入偏冷的蓝灯区。如再结合去年的数据来观察,很明显,以消费内需为主导的单一引擎是难以拉动经济增长的。为此,最近有关稳出口、上投资的新闻又多了起来。
对于正在下滑的中国经济,是继续沿用过去的老办法来刺激市场,还是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转变思想、改变思路、调整策略、创新手段,已不是工作作风和方法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未来经济走向和综合效益的问题,关系到发展路径的选择。
以投资为例,如果继续沿用旧模式,由上而下做方案、批项目,继续花成百上千亿的资金来应付短期矛盾,施行政绩工程、概念工程,那么,不用多少时间就会出现更多麻烦、更棘手的事情,那不只是浪费资金与资源的事,更为严重的还将增加调结构的难度,孳生更多经济腐败,加大综合治理困难。
比如,最近有多个地方打着文化的招牌与旅游旗号,准备或已经实施了一些耗资上百亿上千亿的古城仿建项目。一时间穿越时空,回到“宋朝”、回到“明朝”成了时髦。另有一些城市以扶持优势产业的名义,准备投入上万亿元重点建设重化工和航空航天产业链,或者是百亿元的产业集群。一些地方做的项目规模之大、金额之大,令人咋舌。
可是,这些项目是经过严格论证与讨论形成的吗?是兼顾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政府利益、企业利益和居民利益的吗?是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的专家以及当地居民代表参与的吗?是综合考虑过一个地区的自然承载力和人口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吗?好像并非如此。据报道,有些项目只用了十来天时间就拍板了。真是厉害。
而这些好大喜功的工程一旦仓促上马,再加上招投标过程的不规范,法制环境跟不上,金融支持不配套,其结果除了肥了个别私人外,是难有善终的。比如过去有一些仿建项目,既缺乏人文研究,又缺乏历史传承,除了热闹一阵,时常成为笑柄。而现在普遍产能过剩,在此情况下不经过对内需与外需的审慎研究,轻启重大投资,其后果真难以想象。
殷鉴不远。2008年的4万亿投资遗留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现在又出现了扩大投资的苗头,而且是用老办法来做投资。这是为什么?一方面,是因为经济下滑过快,链条绷得太紧,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政绩压力太大;另一方面是因为走老路比较方便,能够立竿见影,容易出效果,也有油水好捞。所以,何乐而不为?
但是,近年来有太多事例已证明,这种由上而下、由政府主导的投资模式问题太多,已行不通了。唯有从根本上调整,动大手术,从起点到终点进行全面审视,才能点燃真正的投资引擎,促使投资、消费、出口保持均衡增长,引导中国经济走出当前的困境。
首先,要改变追求单一经济效益的旧思路,要考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自然等综合效益。今天,中国社会已由生存型进入发展型阶段,如果只追求经济效益,不考虑社会、政治、文化和自然等方面的代价,那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这些代价总是要偿还的。
其次,要改变旧策略。在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的今天,政府已不再是市场的主宰,要逐渐从投资的主角中慢慢退出来,利用财政和货币工具以及其他手段,引导企业和个人增加投资,促使投资回归正常,走上市场化的轨道。同时,政府在投资项目上要更加侧重于公共投资,民生投资,强化政府投资的公益性,而不是与民争利。
再次,要改变旧手段。从过去的大包大揽、粗放上项目,逐步走向杠杆型、精细型投资。除了要退出竞争性领域外,在公益性投资上政府也要避免包揽过多,要用投资杠杆和财税手段,引导企业和个人介入公益投资。这样可以使政府财政发挥更大作用。另外,在一些短期效益不明显,但又事关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投资领域,也要改变旧思维,引用新方法,开辟新市场。
综合起来看,要改变旧的投资思维、策略、模式和手段,关键是要摆正政府的位置,从投资的起点到终点,都要把市场的主体也就是企业和城乡居民放在主体位置,同时全面考虑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综合效果,如此才能使来自民间的投资力量源源不绝,使投资的目的和效果真正为老百姓所期待,推动经济稳健持久增长。
在这方面,上海最近推出的一种做法很有意思。8月4日,上海成立了多层住宅安装电梯工作协调小组,拟以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利一点、居民投入一点的办法,对有安装条件的居民楼开始试点。当地媒体解释这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措施,大受居民欢迎。其实,在经济下滑到全国垫底的时候,推出此项措施,正可以带动数以亿计的企业投资和民间投资。
(作者系本报首席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