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特刊
  • 5:特刊
  • 6:要闻
  • 7:海外
  • 8:金融货币
  • 9:证券·期货
  • 10:证券·期货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价值
  • A6:研究·市场
  • A7:数据
  • A8:数据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A145:信息披露
  • A146:信息披露
  • A147:信息披露
  • A148:信息披露
  • A149:信息披露
  • A150:信息披露
  • A151:信息披露
  • A152:信息披露
  • A153:信息披露
  • A154:信息披露
  • A155:信息披露
  • A156:信息披露
  • A157:信息披露
  • A158:信息披露
  • A159:信息披露
  • A160:信息披露
  • A161:信息披露
  • A162:信息披露
  • A163:信息披露
  • A164:信息披露
  • A165:信息披露
  • A166:信息披露
  • A167:信息披露
  • A168:信息披露
  • A169:信息披露
  • A170:信息披露
  • A171:信息披露
  • A172:信息披露
  • A173:信息披露
  • A174:信息披露
  • A175:信息披露
  • A176:信息披露
  • A177:信息披露
  • A178:信息披露
  • A179:信息披露
  • A180:信息披露
  • A181:信息披露
  • A182:信息披露
  • A183:信息披露
  • A184:信息披露
  • 地沟油7-ACA流向何方
    健康元事件发酵拷问企业良知
  • 朱保国雷人论调
  • 健康元紧急召开电话会议
    朱保国称不知国家禁用地沟油
  • 该激动的不是企业,而是公众
  •  
    2012年8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地沟油7-ACA流向何方
    健康元事件发酵拷问企业良知
    朱保国雷人论调
    健康元紧急召开电话会议
    朱保国称不知国家禁用地沟油
    该激动的不是企业,而是公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健康元紧急召开电话会议
    朱保国称不知国家禁用地沟油
    2012-08-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宦璐 ○编辑 孙放

      

      本报昨日报道的《疯狂采购1.45亿元“地沟油”制药 健康元惊天秘密揭开》引起业界强烈关注,身处风暴中心的健康元当天下午紧急召开电话会议,董事长朱保国亲自出马进行回应:公司使用地沟油是“不知情”的;事发后公司没有再采购地沟油;同时否认用地沟油生产原料药中间体会伤害人体。虽言之凿凿,但在与会数十家媒体的追问下,朱保国言语多有自相矛盾、破绽显露,使得媒体、消费者、投资者对公司管理和社会责任产生更多疑虑。

      

      采购“黑洞”曝公司乱象

      昨日电话会议自15点30分开始,持续近两小时,70余家媒体记者参会。会上,健康元董事长朱保国成为主角。在一片质疑声中,他多次表示真心道歉,并请记者们手下留情,给企业生存机会,这样股价才有“机会”。然而,这场闹哄哄开始、乱糟糟结束的会议,却留下太多遗憾与费解。撇而不清,越描越黑。记者们带着希望而来,却仍在困惑中离去。

      对子公司焦作健康元采购大量地沟油的事实,朱保国再三强调称,“我们采用的不是100%地沟油”,而是用豆油勾兑的地沟油,技术上检测不出来。不过,对地沟油的浓度有多高,朱保国却言辞模糊:现在根本不确定采购的“豆油”中,地沟油所占比例,“到底是10%,还是30%?”

      同样模糊混乱的是公司的采购体系,朱保国承认,健康元对子公司的监管不够严格。其透露,早在2011年8月,焦作健康元的采购总监王洪就已被开除。“因为王洪欺骗我们说,河南惠康(勾兑地沟油销售商)的豆油是新加坡进口油,我们发现上了当。因此开除了他。”

      根据朱保国的进一步介绍,公司当时还没发现买的是地沟油,“2011年11月因为惠康公司负责人被抓,我们才知道买了地沟油。”

      但从知情到现在,健康元对这一可能严重影响公司声誉的事件从未披露,也没有积极化解,乃至事发后才匆忙应付,对投资者知情权未予重视。对此,朱保国表示,“当时并不知道国家是严令禁止使用地沟油的,也不料到会带来如此重大的影响。早知道……”其声音已低不可闻。堂堂上市公司董事长竟然辩称不知国家明令禁用地沟油,令人颇感意外。

      在河南惠康事发后,健康元的采购体系是否已经清晰明了?从昨日会议看,至少朱保国对此不是很清楚。在前日采访中,健康元表示,豆油供应商已改为中粮油。而在昨天的电话会议中,朱明确表示,目前豆油供应商为新海粮油、焦作粮食局油脂储备库和河南省粮油阳光油脂中心。有记者疑惑,“为什么中粮油还不是你们的供应商?”朱保国称,“我们一年的采购量为1万吨,中粮油嫌我们小。因此不跟我们做生意。”一分钟后,在手下工作人员的提醒下,朱又改口道,焦作粮食局油脂储备中心就是中粮油的。

      

      董事长发言与公告矛盾

      健康元的自相矛盾可谓处处皆是。前日晚间公司投资者关系部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豆油成本所占比例非常小,可忽略不计。而朱保国昨天明确表态,豆油成本占生产成本的32%。

      此外,公司今日发出的澄清公告中,称本报所述焦作健康元采购“豆油”价格比均价低2000元(每吨)的报道不实,表示:焦作健康元向惠康公司采购系正常的招标采购,经对比同时期采购合同发票,采购价格趋同。也就是说,健康元并非为了图便宜而采购地沟油。

      但朱保国昨日“不慎”透露出,公司最早在2010年采购河南惠康的产品,价格仅为6000元每吨。查阅2010年全年豆油期货报价,均在7000元以上。朱的“爆料”,说明公司的确买到了便宜油。相比之下,朱的另一句话或许更震撼,在惠康公司的62家客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制药企业。

      

      竟称要为地沟油“正名”

      也许在朱保国眼中,用地沟油生产原料药中间体并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昨日声称,“(虽然用了地沟油)但我们所有产品的质量都是合格的。用掺杂地沟油的豆油作为生产工艺的第一步,后面还要经过超滤、甩干、酒精洗脱等多道工序,因此不会有任何残留。这个可以绝对放心。”不过,他昨天还曾表示,因为不确定原料中地沟油的比例,“我们很难了解最终的残留会有多少,也不确定会对人体造成多大影响。”明显前后矛盾。

      朱保国还强调,在化学药物的合成过程中,有比地沟油毒性超万倍的物质。言下之意,地沟油的危害并不大。对此,有记者追问道,那为什么健康元不全部用地沟油来生产呢?他的回答是,如果国家法律允许的话,“我们也想给地沟油‘正名’,目前正在同国内一些研究单位合作,未来将开展课题合作。”

      似乎是意识到这一言论的“危险”,他很快又自表清白:地沟油中含有多少有害物质,公司也没有专门进行过研究,因为公司根本也没打算用地沟油。不过,他又补充说,不能说用了地沟油就一定有危害,也需要给地沟油找到一个正常的道路。如此反反复复,忽左忽右,令人难以评估其真实想法。

      在电话会议的现场,健康元还请出两位专家,来为公司辩解。

      身份为“默沙龙采购总监”的许雷表示,美国知名药企默沙东也会采用食物下角料作为生产原料,但他同时指出,美国有相关的标准,对下脚料参与生产出来的产品,对质量将进行严格的监控。此番说法,似乎为采用地沟油找到了“外援”。而事实上,目前国内并无对地沟油生产原料药的质量管控标准。既无标准,如何上市,谁来买单?

      会议中,许雷的身份也受质疑。直到后来,他才吞吞吐吐告知记者,其目前在江苏常州开办了一家药企。也就是说,他现在已不是默沙东公司的采购总监。

      同时,健康网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吴惠芳也认为从毒性的延伸性方面来看,地沟油制原料药,确实可能对品质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她举例说,蔬菜是由大粪浇灌出来的,但最终的蔬菜是有营养的,而大家怎么能怪罪使用大粪?如此举例令与会记者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