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1:艺术资产
  • T2:艺术资产·新闻
  • T3:艺术资产·市场
  • T5:艺术资产·聚焦
  • T6:艺术资产·批评
  • T7:艺术资产
  • T8:艺术资产·新锐
  • “大”与“小”
  • 从秋拍造势
    看精品争夺
  •  
    2012年9月2日   按日期查找
    T3版:艺术资产·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T3版:艺术资产·市场
    “大”与“小”
    从秋拍造势
    看精品争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与“小”
    2012-09-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邱家和

      

      “大的没人给,小的没人要”,这是上海道明总经理杨永平在谈到今年秋拍的拍品征集时“倒的苦水”。由于当前艺术市场进入了行情调整期,今年秋拍各家拍卖公司都面临了“征集难”,在记者看来,杨永平的话对理解这种“征集难”不仅十分形象,而且极具哲理性。

      拍品的“大”“小”在这里有特定的含义:“大”拍品不光是指拍品尺幅大,也是指拍品的分量重,是那些引人关注、受人追捧并能高价成交的精品;而“小”拍品则是分量比较小、价格比较低的作品。

      有趣的是,在行情调整的春拍中,“大”“小”拍品却遭遇了冰火两重天的境遇:对于“大”的拍品而言,这种精品往往是艺术家的代表作,即便在当下的调整行情中仍然备受藏家的喜爱和追捧。当这样的拍品在拍卖场上亮相时,前两年冲击拍卖纪录的天价或许不再,但人们竞相举牌、最后高价落槌却是百分百的。而对于“小”的拍品而言,尽管拍品的名头也许不小,尺幅也许不小,价格也许不高,但因为分量轻,无法吸引藏家的注意,有的低价成交,有的甚至流标。

      由此可见,在调整行情中,市场的买家群体变了:海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让前两年呼风唤雨的超级买家遭遇现金流问题而金盆洗手了,市场前景不明让穿梭在各个拍场的行家作壁上观了,行情调整引发的媒体揭黑报道也使一度前赴后继涌入市场的新买家退缩了,倒是一些前两年很少出手的藏家却又入场了。于是,市场的焦点不再只是拍品的价格,而是关注其内涵,“大”作品因此受追捧,“小”作品因此被抛弃。

      同时,调整行情也暴露了前两年市场繁荣期中形成的市场泡沫的本质:这种市场泡沫不仅体现在许多创下天价纪录的“大”作品上,由于超级买家与基金大腕的联手推动,许多大作品留下的令人咋舌的拍卖纪录,也许再也不会有人用真金实银去付款;泡沫也体现在众多“小”拍品上,数量庞大的此类作品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拍卖价值,但是因为蜂拥而入的投资型新买家,因为拍卖市场的火爆让他们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也成了他们的筹码。难怪经过2012春拍,这些“小”拍品没人要了。

      “大”拍品也好,“小”拍品也好,都表明前两年艺术市场的天价现象,带来一种“价格迷思”:拍卖价格是艺术品的品质所决定的,是派生物,但人们在乎的是价格而非品质本身,追求天价就异化成为目的本身。当市场调整行情开始时,拍卖公司首先看到天价面对的冲击,而没有看到问题的根本出在对品质的忽视上,于是用价格战来应对:一方面对高价拍品进行折价,一方面寻找低价拍品,殊不知这仍然是天价时代的思维惯性,难怪会导致卖家的惜售,结果是“大”拍品没人给了。

      能不能搞定没人给的“大”拍品,对拍卖公司而言那才是真功夫。2012秋拍已进入精品造势的阶段,让我们关注这些“大”拍品,关注这些拍品所传递的信息:那些拍卖公司的市场定位、专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