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特别报道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研究·数据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逆回购常态化 银行理财收益率或暂时“维稳”
  • 理财市场逢低“喝”黄酒
  • 政策利好将近 基金专户或将大举进军短期市场
  • 理财超市
  • 多家上市公司争购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入市遭遇“外热内冷”
  • 银行理财产品扎堆“中短期”
  •  
    2012年9月4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逆回购常态化 银行理财收益率或暂时“维稳”
    理财市场逢低“喝”黄酒
    政策利好将近 基金专户或将大举进军短期市场
    理财超市
    多家上市公司争购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入市遭遇“外热内冷”
    银行理财产品扎堆“中短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多家上市公司争购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入市遭遇“外热内冷”
    2012-09-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一边是资金严重饥渴的股市急盼银行理财资金等场外资金入场,一边却是手持大量闲置资金的上市公司争相购入银行理财产品。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张亦文

      

      9月3日,一则“十万亿理财资金有望入市”的消息,再度让急盼场外资金入场救市的投资人“想入非非”,而就在当日晚间,洋河股份、新联电子等多家上市公司就相继公布以闲置资金购入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

      3日盘后,洋河股份公告称,公司和下属子公司分别出资4亿元和1亿元,向工商银行购买一款名为“工银理财共赢3号2012年第082期”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至此,该公司已在过去12个月内累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尚未到期的金额共计27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7.25%。

      截至记者发稿,除洋河股份外,还有新联电子、漫步者、新亚制程等上市公司相继公告以公司闲置资金购入银行理财产品,购入金额分别为2亿元、7000万元和50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上市公司在选购银行理财产品时,均以“稳健保本”风格为主,投资方向包括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债券回购、拆借、存放同业以及高信用级别的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等,但几乎无一例外不包括股市。

      新联电子在公告中明确表示:“为了控制投资风险,以上额度内资金只能购买短期的固定收益类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不得用于证券投资,不得购买以无担保债券为投资标的的理财产品。”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热衷于将闲置资金买入保守型的银行理财产品,一方面表明当前上市公司成熟投资项目的匮乏,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其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资金市场未来预期的不看好。

      长期遭遇资金饥渴的二级市场,在经历近年罕见的月线“四连阴”后,投资人也再度对包括银行理财资金等场外资金入场预期产生遐想。

      上周五,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和银监会正积极研究银行理财产品开立证券账户从事股票和债券交易,此举亦被市场广泛解读为对二级市场的重大利好。

      “一旦银行理财产品入市成行,即使按10%的银行理财资金能够进入股市的监管标准,也意味着将有超过1.5万亿元的资金流入二级市场,这将对股市构成显著利好。”财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剑锋分析称。

      然而记者调查中发现,相比外界对银行理财入市的热衷,银行间人士及理财产品投资人却对银行理财资金入市持谨慎态度。

      “相比基金管理市值的持续缩水,近年来投资人热衷于购买理财产品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投资标的安全性,而一旦理财资金再度对股市大幅开闸,可以想见投资人用脚投票的威力。”东部一家城商行副行长对记者表示,2008年股市暴跌,也让绝大多数涉股的银行理财产品陷入巨损,不少当时的投资人至今心有余悸。

      在对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投向分析后,普益财富研究员吴泞江认为,一方面理财产品的资金正在越来越多流向债券和货币市场,另一方面运用理财产品资金进行组合投资的趋势明显,这都显示出银行运用理财资金进行投资愈加稳健。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8月发行的组合类理财产品中,有99.96%的产品资金投向包含了债券和货币市场,而单从8月看,则是所有组合类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均包含了债券和货币市场。

    近期部分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情况

    公司购买金额
    洋河股份5亿元
    新联电子2亿元
    漫步者7000万元
    新亚制程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