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地产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上证研究院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新兴产业顺势可为
  • 高速增长 安防高端产品受追捧
  • 纳入规划 血制品望进基药目录
  • 政策力挺 合同能源管理前景可期
  • 景气度高 资本密集调研智能手机
  •  
    2012年9月5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新兴产业顺势可为
    高速增长 安防高端产品受追捧
    纳入规划 血制品望进基药目录
    政策力挺 合同能源管理前景可期
    景气度高 资本密集调研智能手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纳入规划 血制品望进基药目录
    2012-09-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纳入新版基本药物目录后,血制品的相关药品是否会出现价格调整将受关注。基本上,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药物价格,都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

      ⊙记者 宦璐 ○编辑 阮奇

      

      作为生物医药的最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血制品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备受关注,扶持血液制品的政策力度也在加强。

      记者了解到,自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去年12月提出“十二五”我国血制品倍增计划以来,国家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倍增计划的具体细节,血制品中的八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血液相关制品有望纳入补充版基本药物目录;同时,《单采血浆站的管理办法》也在修订之中,对企业新批浆站有了更高的要求,如血液制品必须覆盖三大类有六个以上产品,方可获批。未来深加工能力越强的企业,旗下血站获批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反之,小规模、工艺能力弱的血制品制造企业将被淘汰出局,行业整合趋势加强。

      

      进入基药目录 价格或调整

      血友之家罕见病关爱中心理事长关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治疗用药凝血因子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该目录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依据,纳入后,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血友病患者报销将有章可循,这意味着广大农村血友病患者也可以享受到国家医改所带来的进一步帮助。

      纳入新版基本药物目录后,血制品的相关药品是否会出现价格调整将成为最受瞩目的关键问题。基本上,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药物价格,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对此,关涛认为,价格有可能出现调整,但企业有利润,才能确保正常生产。

      我国的基本药品目录并不包含血液制品,但是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目录里,血液制品是作为基本药物存在的。陈竺表示,国家力争将“十二五”期间血液制品供应量比“十一五”末增加一倍,并研究将血液制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上海莱士的投资者关系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八因子等血制品药物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可以理解,但仍存在供应不足的问题。

      血制品供不应求现状待解

      根据卫生部最近数据,我国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年加工原料血浆能力1.2万吨,全国医疗市场对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的年基本需求为8000吨。但2010年全国年采浆量为4180吨,仅相当于需求量的50%。血液制品企业正常产能的释放受到严重制约,阻碍了行业增长。

      “美国采浆站是我国的5倍,我们只有100多个。”在中国血液制品行业龙头企业华兰生物管理层向记者表示。直到眼下,国内血制品的供求格局还是供不应求。

      此外,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日前在出席2012中国卫生论坛期间对外表示,为实现此前提出的血液制品倍增计划,卫生部正在研究相关政策,并将会同工信部等相关部委共同研究出台对血液制品生产和应用的支持措施。陈竺介绍,当前制约血液制品行业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的最大瓶颈是血浆原料的短缺,卫生部国务院正在研究单采血浆站区域设置方面的规划和政策,以推动血浆、血液原料的合理采集。

      卫生部相关人士表示,具体的扶持政策,在加大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打破血液制品生产中的血浆原料瓶颈。

      

      单采浆站管理方案正修订

      市场缺口的存在,倒逼浆站的开设和管理出现新的动向。

      在此态势下,记者了解到,《单采血浆站管理方法》正在修订中。《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于2007年10月31日通过,目前已不符合最新的血制品行业发展趋势。事实上,在应对血浆短缺的现状方面,目前血制品产业的“浆站不均衡,以及血浆浪费”的沉疴必治。

      目前我国约有30家血液制品企业,分布在25个省区市,能够生产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乙肝免疫球蛋白、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狂犬疫苗免疫球蛋白等10余个品种产品,但企业在技术、工艺和生产加工能力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在关涛看来,未来能开设浆站的企业,处理血浆的能力必须非常强。而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的企业将被兼并也是必然,血制品行业通过走向整合,并实现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好的资源将进一步向大企业、优势企业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