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担心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仍有充足理由实现软着陆
◎欧元区无序瓦解的可能性极低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毛明江
工业、零售、出口数据滑坡,股市持续低迷,央行连续降息,这些因素都加重了外界对于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的担忧。不过,华尔街知名经济学家、前摩根斯坦利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仍坚持认为,这样的担忧被夸大了,中国经济仍有充足理由实现软着陆。
“没错,中国经济增长的确在减速。但这种经济降温的势头已经得到很好的遏制,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仍会继续得到控制。”现为耶鲁大学教授的罗奇近日撰文称。
出口疲软威胁有限
从全球来看,罗奇认为,除非欧元区发生无序解体的情况,否则IMF对今年全年全球贸易增长4%的基线预测颇为合理。在他看来,欧元区无序瓦解的可能性极低。鉴于此,罗奇表示,现阶段出口疲软对中国经济的威胁远低于两三年前,因此“硬着陆”不太可能发生。
对于一些人士担心的中国地方债危机、房地产泡沫等问题,罗奇一一作出分析。他表示,三、四年前,很多建设项目都需要依赖银行融资,因而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过重,而眼下,中央政府将在本轮基建融资中扮演更大角色。
央行政策“弹药库”仍充裕
而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较高,罗奇认为无需大惊小怪。“悲观派忽略了中国现代化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罗奇说。2011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第一次越过了50%,达到51.3%,而在1980年时,这一比例还不到20%。
罗奇表示,建设新城市对中国来说刻不容缓。投资和基建必须跟上未来城市居民大增的趋势,而所谓的“鬼城”论者,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曾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的罗奇认为,大规模城市化所需要的投资和建设,是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的关键支柱。
当然,中国经济也面临自身的难题,尤其是政策调控导致的房地产市场降温。但罗奇指出,以低收入家庭为对象的保障房建设,应该足以抵消房地产市场的颓势。
与此同时,与日渐捉襟见肘的西方央行不同,中国央行的政策“弹药库”仍相当充裕。
“对出口导向型经济来说,增长降温并不令人吃惊。但中国比其他国家的境况要好得多。”罗奇最后总结说,“有力的再平衡战略,为中国经济提供了避免硬着陆所需要的结构性和周期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