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药企业绩有望“进补”
⊙记者 宦璐 ○编辑 邱江
在政策的呵护下,中国人参产业有望茁壮地成长,并参与国际竞争。日前,中国卫生部正式批准人工种植人参为新资源食品。
据了解,人参分为野山参、园参(种植人参)和林下参。在中国历史上,人参一直因“药食同源”而广泛应用于药品和食品领域。2009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第2届大会审议通过《人参食品》国际标准,规定人工种植人参可用于食品。我国吉林省是人参主产区,人参栽培总面积近几年基本稳定在3500万平方米左右,年产成品人参4000吨左右,人参产量已占全国的80%、全球的70%左右。
“近年来,中国国内对人参的需求量增加,国际需求未减,未来这一产业前景广阔。”吉林省人参商会首席人参专家丁立起表示,此次人工种植人参被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将会对中国人参产业参与国际化竞争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优质人参正在演变为稀缺资源,价格上涨是大趋势。中国中药协会信息中心天地网副总经理贾海彬告诉记者,未来2至3年人参价格上涨的态势已经确立。在未来需求稳定增长,以及劳动力成本等上涨的态势下,人参的价格将会逐步提升。
据申银万国研究员介绍,2011年3月1日《吉林省人参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扩大人参药用至食用,将推动中国人参需求大幅提升;开展非林地人参种植增加了原料供给,如康美新开河旗下的大地参业于2004年开始,结合中国林地和韩国非林地种植模式种植非林地参,四年生非林地参今年已经起参,其人参皂苷等成分高于国家标准;益盛药业非林地参起步于2007年,其完全参照韩国种植标准,预计2013年正式收参,2016至2017年大批量上市。
益盛药业董事长助理王斌向本报记者表示,此次国家公布人参为新资源食品,对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公司对人参的技术研究开始得比较早,也是目前全国最大规模的平地种植人参企业。公司正在研究国家化战略,与维也纳大学就人参药品进行循证研究方面的合作,为进入欧盟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