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苦撑近五年后,一家知名阳光私募最终决定放弃,以后再也不做二级市场了。
自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创6124点历史高点以来,至今年8月27日收盘已跌去66.44%。在这连绵五年的漫长熊途中,数以百计的阳光私募曾因信心满满而欢喜来过,又终因熊市难熬而匆匆别去。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巴菲特这句投资名言再次在A股中验证。
熊市不仅让阳光私募“光环”加速消散,也使其过往的激进风格遭受致命冲击,一种追求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和更趋稳健的投资风格正成为主流。
或许,对于历经八年沉浮、管理规模已逾千亿元的阳光私募行业而言,比期待一波波澜壮阔的牛市更重要的是,在熊市洗礼后的痛定思痛与自我救赎。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于勇
清盘危机笼罩
去年阳光私募产品清盘数量达187只,其中非正常清盘的产品数量达51只,占比27.27%。而今年仅上半年就有131只产品清盘,其中48只产品提前清盘,占比36.64%
盛夏时节,阳光私募业界却正经历一场比酷热更难受的煎熬。
五年前,明星基金经理王贵文进军阳光私募,尽管其短期业绩也不错,但无奈建仓点位太高,在苦撑四年多后,隆圣系列产品终因净值暴跌而宣布“清盘”。
在选择隐退前,王贵文告诉他的持有人,“不想再受股市的煎熬了,以后再也不会做二级市场了。此次别过,今世不再来!”
与因净值暴跌而不得已清盘的王贵文相比,券商派出身的深圳市景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廖黎辉则选择主动清盘——“二级市场让他失去信心和耐心了,见好就收,还能留个好名声。”
近期阳光私募频频遭遇“清盘”危机,也让信托公司的监控人员高度紧张。
在一家知名信托公司的监控机房内,数名工作人员要在交易时间内随时保持警惕,系统一旦发现哪只结构性产品触及平仓警戒线,就会立即发出警报,此时工作人员要立即上报并传唤所涉阳光私募公司。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统计,去年阳光私募产品清盘数量达187只,其中非正常清盘的产品数量达51只,占比27.27%。而今年仅上半年就有131只产品清盘,其中48只产品提前清盘,占比36.64%。而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两个明星人物———常士杉和赵笑云的产品。
2010年,常士杉管理的世通一期收益率达到96.16%夺得当年头名,但随后发行的世通8期和世通9期却因跌破0.7元的清盘线,直接被中信信托强制清仓;而赵笑云2011年4月创立私募,不到一年时间,两期产品因净值腰斩被迫清盘。
事实上,上述明星私募清盘案例只是熊市下阳光私募真实生存状况的一个缩影。跌跌不休的二级市场,让私募行业遭遇空前“清盘危机”的同时,也正遭遇一场虚假编制净值蒙骗投资者的信任危机。
今年8月,北京一家私募深陷“净值门”,其2011年8月份成立的首期基金产品已经出现严重亏损,而损失最严重的是境外代客理财,高达51%,但对外披露的净值仍在1元以上,也因此被质疑“自制净值欺骗投资者”。
在阳光私募频频遭遇各种危机的背后,则是漫长熊市的悲观情绪。据融智评级最新报告显示,8月份中国对冲基金经理信心指数为109.25,较上月下降9.45点,降幅为7.96%,已创自2011年6月以来新低,目前基金经理对A股市场信心处于历史低位,其中计划减仓的私募占比较上月增幅为122.22%。
“现在信托公司大多不愿意管理结构化的私募产品,因为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比如股票连续跌停,信托公司平仓都出不了货,尽管这是一种极端概率。”上述知名信托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现在比较倾向于做管理型的私募产品。
然而,就在不少阳光私募对市场产生绝望,而纷纷清盘离场之际,新成立的私募依然满怀欢喜而来。
据海通证券8月21日发布的私募基金周报显示,2012年7月成立非结构化产品24只,尽管仍少于去年同期的37只,但也是今年以来产品成立最多的月份。其中,结构化产品共成立42只,较上月增加6只,是自2011年2月以来的最高值。
昔日神话不再
今年以来,由昔日明星基金经理罗伟广领衔的“新价值”可谓损失惨重。在今年以来跌幅榜前十榜单上,新价值包揽九席,且其跌幅均在20%以上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在A股历时五年的漫漫熊途中,巴菲特这句投资名言也再次验证。
今年以来,由昔日明星基金经理罗伟广领衔的“新价值”可谓损失惨重。数据显示,新价值旗下部分产品净值已遭“腰斩”。在今年以来跌幅榜前十榜单上,新价值包揽九席,且其跌幅均在20%以上,与2009年私募冠军时的辉煌相比恍若隔世。
“当概念股炒作已成过去,新价值在一系列个股操作上的重大失误令罗伟广的明星光环不再。”深圳一家私募行业人士对此评价。
据记者了解,在泡沫盛行的2009年至2010年年间,一大批披着“电纸书”、“猪疫苗”等概念股备受市场追捧,并成为两市风光一时的“百元股”。而不少私募也依靠重仓这类概念股而显赫一时,而当概念炒作退潮后,“明星光环”也和概念股股价一样一落千丈。正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过去几年,由于实际利率为负,通过不断放大杠杆,疯狂炒作各类资产都能获得难以置信的高收益,而负利率时代终结后,享受泡沫的投资理念也已过去,风险偏好降低,此时没有基本面支持的伪成长股、概念股等也将迎来暴跌。”星石投资总裁杨玲认为,正利率时代来临意味着投机时代的尾声。
熊市下,不仅让私募昔日的明星“光环”渐渐消散,也使其在投资风格上“激进路线”遭受致命冲击。
一位知名阳光私募负责人对此感慨,面对如此漫长的熊市,个人在A股面前实在太渺小了,什么技术指标、估值指标在A股面前都形同虚设,不堪一击。“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净值回到面值之上,或清盘退隐江湖。”
牛熊转化几年间,阳光私募经历了一个从“被神化”到逐步“去神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看似痛苦,但实际上却是回归市场常态的过程。
投资风格转向
在系统性风险下,原有的“江湖派”的投资思路正被各家私募所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重视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和更趋稳健的投资风格正成为主流
在过去五年的慢慢熊途中,尽管不少阳光私募折戟沉沙,风光不再,但仍有不少阳光私募在长跑中坚持下来,并实现了远超大盘的“正业绩”。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日前发布阳光私募调研显示,与短期榜单无“常胜军”的现象形成对比,如果将业绩考察期延长至两、三年,私募群体呈现出“强者恒强”局面,排名靠前的绩优个体基本固定。
“与公募基金相比,尽管阳光私募拥有仓位灵活等多种软优势,但在一个整体下跌的市场,若要获得绝对收益也绝非易事,需要拿出包括投研、风控在内的各项硬实力。”上海朱雀投资发展中心高级合伙人王欢表示。
在王欢看来,中国经济正在步入转型期,未来出现系统性牛市的概率不大,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投资策略将在未来几年较选择市场波段更为重要,这对投资精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不能找到优秀的个股,将成为决定成败的核心因素。
在深入分析未来中国经济的驱动力越来越不依赖于“铁公基”,而会更加倾向于受益于中国经济转型的内需等领域行业后,王欢决定加大在消费、医药、TMT、军工等行业上的研究力量,并引进了一些具有资深从业经历的研究员。
最近一个月,上海尚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波和团队跑了50家公司,调研涵盖白酒、医药、IT行业的公司,主要是通过参加股东大会等公司活动来实地调查,听其言、观其行,而后为日后选股做更基础的准备。
“未来的股票市场是一个结构性市场,可能只有10%的股票会涨,大部分股票会随着传统产业的没落而下跌,所以优质的公司就成为稀缺型资源。”石波认为,对于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那10%的优质企业,他看好涉及经济转型的企业,例如内需消费品、新兴电子消费品、移动互联网终端等。
期盼奇迹出现
对于历经七年沉浮、管理规模已逾千亿元的阳光私募行业而言,比期待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此轮熊市洗礼后痛定思痛,自我救赎
在沪指跌破2132点“钻石底”后,有“私募教父”之称的但斌向外界发出“大底近在咫尺”的断言,称目前已是“玫瑰底”,应满仓穿越未来十年漫长大牛市。
在阳光私募界以“保守”著称的星石投资,也在近期将此前的“战略防御”策略转向为“战略进攻”。他们认为,随着政策累积效应的体现,三季度有望迎来经济和企业盈利的逐步筑底,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会迎来阶段性回升。
但对于历经七年沉浮、管理规模已逾千亿元的阳光私募行业而言,比期待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此轮熊市洗礼后的痛定思痛与自我救赎。
回顾过去多年的操作得失,经历过三轮牛熊市的但斌对外坦言,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并没有错,而错误的地方就在于其配置中超过一半都是周期性行业,这使他也无法幸免2008年那场人所共知的“股灾”。
不过,痛定思痛后,自2009年起,但斌毅然将仓位中的地产、银行等强周期性股票卖出,全部换成贵州茅台等大消费类股票,这一理念不仅让他所管理的私募基金避免了随后几年的大幅调整,并实现了远超同行的业绩。
在经历过去五年的市场沉浮后,星石投资董事长江晖渐渐发现了“长周期对冲理论”——一是在股票与现金间做对冲;二是拉长对冲基金投资的周期。前者是在行情不好时,降低仓位用现金获取无风险或低风险套利,后者是以长周期对短周期的对冲,来实现对冲基金的业绩增长。
抱着做“中国的对冲基金”这一理想,星石在过去的五年中,依靠低仓位实现了绝对正收益,指数下跌了46%,而其产品却实现了57%的正回报,而其最大净值回撤率仅为4.5%。“我们在大周期向下的时候,只做确定性的事情。而在未来三五年长周期向上的时候,要克服以前对熊市恐惧的顾虑来投资。”江晖说。
尽管私募界多坚信中长期市场会走好,而对于尚未穿越一轮完成牛熊周期的阳光私募而言,当下仍是一段“煎熬期”,期间仍面临业绩不佳、发行遇阻、人员动荡等现实困境。
“和渠道人士一聊到发产品话题,就很难再谈下去,一是渠道收费高,更重要的是私募业绩普遍较差,之前购买私募产品的客户亏损较多。”一家私募公司负责人私下透露,当前渠道方对私募发新产品很谨慎,特别是主动管理型产品。
一般而言,私募薪酬与客户收益高度绑定,只有当产品实现超额收益时,私募才能拿走一部分业绩报酬,而当业绩不好,阳光私募仅能获得微乎其微的管理费,且这一费用大多被信托和私人银行等渠道分走。
在平均收益率远不及银行理财等固定收益类产品时,尽管各家私募使出浑身解数,挽留和吸引投资人入场,但熊市环境下寥寥无几的赚钱效应,仍成为阻止更多投资人入场的最大障碍。无奈之下,不少私募纷纷向内部员工募资。
一个令阳光私募界仍感迷茫和困惑的是,目前阳光私募的游戏规则尚不明确,且阳光私募也未形成相对成熟生态链,而一个良性健康的私募市场,既需要中间阳光私募的专业投资群体,也需要为之提供研究、销售渠道、业绩评级甚至硬件支持等服务的上下游产业链。
值得庆幸的是,今年7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最受外界所关注的是,将非公开募集基金纳入监管范围,阳光私募行业将有望“走向阳光”,并由此步入良性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