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热点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买进卖出“很热闹”
    上市公司股份变动现“围城”效应
  • 增持牌频亮 动机需甄别
  • 精诚铜业
    大股东再减持1200万股
  • 三类股东低位甩卖股权各藏深意
  • QFII提前加仓宝钢股份
    “沙钢系”借回购暖风高抛
  •  
    2012年9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公司·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公司·热点
    买进卖出“很热闹”
    上市公司股份变动现“围城”效应
    增持牌频亮 动机需甄别
    精诚铜业
    大股东再减持1200万股
    三类股东低位甩卖股权各藏深意
    QFII提前加仓宝钢股份
    “沙钢系”借回购暖风高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三类股东低位甩卖股权各藏深意
    2012-09-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吴正懿

      ⊙记者 吴正懿 ○编辑 全泽源

      

      作为一种市场化行为,股东减持套现无可厚非,但在估值低点“甩卖”值得关注。据记者梳理,除了最常见的原始股东套现获取投资收益外,近期部分股东的抛售存在着规避税费、战略性撤退等其他深层意图,值得投资者留意剖析。

      

      投机资本斩仓出局

      在以往的资本运作案例中,部分尚未重组的ST股在“卖壳”过程中,往往“尾随”着一些背景神秘的投机资本,其财务投资者的意图相当明确——待重组启动、股份解禁之后出售股份,获取投资回报。ST德棉二股东北京东景圣锦投资,却充当了一回“反面教材”。

      ST德棉昨日公告,上周,公司第二大股东东景投资通过大宗交易抛售850万股股份,成交均价约5.19元/股。回查资料,去年7月8日,浙江第五季、东景投资等与ST德棉原大股东德棉集团签署协议,其中东景投资以10.3元/股受让2351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3.36%。

      可见,东景投资本次出售股票亏损约50%,减持均价甚至低于ST德棉定增预案的底价。市场人士分析,东景投资此时减持,可能是由于自身资金周转的问题,或是对ST德棉的重组前景不看好。

      与东景投资角色相似的还有九发股份的股东沈仁荣、姜德鹏。去年5月,ST九发原大股东中银信投资将所持7500万股分别出售给浙江新世界、沈仁荣和姜德鹏三方,沈、姜两人分别斩获2500万股、1260万股,价格约5.07元/股,浙江新世界成为大股东。此后,郑州瑞茂通供应链借壳ST九发,而从今年7月6日开始,沈、姜两人通过大宗交易密集减持九发股份,成交单价在6.5元—7.88元之间。

      分析人士认为,在ST股重组过程中介入的投机资本闪电撤离,甚至不惜亏本,一方面出于自身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亦与ST公司的退市新政等背景有关。在新的ST股退市规则之下,投机资本或将逐渐远离这一高风险板块。

      

      低价腾挪“洗股”避税

      大盘萎靡不振令股东资产大幅缩水,但对部分股东而言,股价走低提供了“洗股”避税的良机。方圆支承近期的大宗交易频繁对倒是典型例证。

      细查方圆支承近期大宗交易,买卖方席位高度契合,且存在“高买低卖”的情形,意味着接盘者并非以盈利为目的。例如,7月25日,南通通州人民路营业部以5.83元/股与机构成交145.21万股;2天后,一笔145.21万股的交易又从机构席位卖回了南通通州人民路营业部,价格为5.84元/股,扣除税费成本,接盘方在本次交易中并无进账。

      深交所披露的高管持股变动情况,揭开了其中的奥秘。例如,8月29日,方圆支承董事兼董秘高海军的配偶余学英通过大宗交易减持80.98万股;8月31日,其子女高珉以大宗交易方式增持了80.98万股。8月29日的大宗交易记录显示,淮安淮阴北京东路营业部以5.75元/股卖出80.98万股给机构席位,8月31日马鞍山华飞路营业部从机构席位以5.76元/股接过80.98万股。显而易见,上述大宗交易实际上就是股东家族内部的腾挪。

      高管低位腾挪股权的目的是规避税费。根据相关规定,个人转让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如果在股价高点出售股份,意味着其应缴税额较高;而如果低位转让缴纳税费,日后高位减持时无需重复缴税,较为划算。

      原九发股份大股东浙江新世界也有同样的算盘。8月15日,浙江新世界与其控股股东缪玲红签署协议,约定向后者转让所持全部3740万股份,转让总价2.4亿元,单价约6.42元/股。由于浙江新世界去年5月受让的股份亦属限售股,同样存在所得税的问题。在此番转让后,缪玲红今后减持九发股份将无需重复缴税。

      

      战略性“撤军”暗藏深意

      综观形形色色的减持行为,除了主动售股套现或避税之外,亦存在被动减持,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其他战略意图。

      今年7月,经过公开征集与竞争性谈判,*ST华科原大股东华阳集团确定梗阳投资、郦美莲、刘桂珍为其所持1895.83万股股份的受让方,转让价格8.13元/股,上述股权转让协议正等待相关部门批准。

      华阳集团此次净身而退迫不得已。今年3月,*ST华科的重大资产重组申请未获放行。根据反馈意见,*ST华科重组被否主要有三大原因,包括公司尚处在立案稽查阶段、原大股东(即华阳集团)缺乏履行承诺保障和新注入资产资金来源不明并存有代持股份规避监管等。华阳集团此番清空*ST华科股份,是为再度启动重组清障,减持收益问题已是其次。

      另如,亚星化学近日披露,大股东亚星集团拟将亚星化学17.5%股份转让给山东盐业集团,转让后亚星集团和山东盐业集团各持17.5%股份,并列为第一大股东。9月7日,亚星化学披露,持有17.18%的原二股东嘉耀国际,自6月5日至9月5日累计减持393.59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247%;9月6日,嘉耀国际再度减持350万股,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15.12%。

      从持股比例的差异和变化不难看出,嘉耀国际主动减持是为新股东让路,很可能是交易各方“顾全大局”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