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专版
  • 9:开市大吉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QDII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专访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玩转钱包“三十六计”
    之“连环计”
  • 逆回购维稳资金 做杠杆债基套利
  • 对后市依然保持谨慎 超七成基金主动减仓
  • 人贵有自知之明 巴菲特不碰陌生股
  •  
    2012年9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A11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 A11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玩转钱包“三十六计”
    之“连环计”
    逆回购维稳资金 做杠杆债基套利
    对后市依然保持谨慎 超七成基金主动减仓
    人贵有自知之明 巴菲特不碰陌生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人贵有自知之明 巴菲特不碰陌生股
    2012-09-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刘建位

      

      一、巴菲特小故事

      我们经常看到电视上一些文娱明星、企业家明星等接受访问对很多自己并没有深入了解的问题侃侃而谈,好像自己无所不知。

      巴菲特的长期合作伙伴伯克希尔公司副董事长芒格说:“我在哈佛大学法学院的老同学艾尔·罗斯柴尔德总是把这种对自己并不懂行的问题大言不惭的行为称为‘鞋扣情结’。这样例句有个缘故是,他们家族有位朋友的企业是做鞋扣的,自从他做成鞋扣行业的霸主之后,不管谈论什么话题都好像自己是圣人一样无所不知。”

      巴菲特碰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总是诚实地说“我不懂”,更重要的是对于他不熟悉了解的公司,他能够坚定说“我不做”,相反他只专注于把自己能力圈内的事做到最好:“我对IBM创始人之子托马斯·沃森了解一些。我可以告诉你他说过的一句非常聪明的话,‘我并不是一个天才。但在某些方面相当聪明,我就一直专注于这些方面。’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建议,也适用于股票投资。”

      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者贵,这正是巴菲特投资和事业都非常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正是《道德经》第33章的核心。

      二、《道德经》大智慧

      《道德经》第33章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能够认识到别人的优势劣势的人才是聪明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劣势的人才是明白人。既能知彼又能知己才是真正的大聪明和大智慧。能够战胜别人的人肯定是有更加强大的能力或权力,但是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知道满足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能够长期坚持不懈一直勤奋努力的人才是真正有志的人。对外物没有过高的欲望,十分容易满足;对事业对自我完善有着永不满足的追求,即使已经非常成功非常完美仍然不断努力的人,肯定是有远大的志向。活着的时候非常谨慎,不丧失自己的根据地,也就是始终保持和强大自己的立身之本,才能长久生存发展下去;而把自己的特长做到极致,人死之后仍然难以超越,世人久久无法遗忘,这才是真正的长寿。

      三、刘建位道解巴菲特

      大部分资者往往只重视知人,而忽视了自知。他们最想了解的是别人在做什么,机构在做什么,市场在做什么,却忘记了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提醒人们在特拉菲神庙入口处刻的一句话:“人啊,认识你自己。”世界上最困难的事不是认识别人,而是认识自己。

      巴菲特之所以能够从100美元起家,通过投资成为世界首富,最重要的原因是很有自知之明,只在自己擅长的能力圈内进行投资,避免了重大错误,长期积累,大富大贵。

      巴菲特指出投资者最关键的是要有自知之明:“投资人真正需要具备的是对所选择的企业进行正确评估的能力,请特别注意‘所选择’这个词,你并不需要成为一个通晓每一家或者许多家公司的专家。你只需要能够评估在你能力圈范围之内的几家公司就足够了。能力圈范围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圈范围。”

      巴菲特认为认为把投资限制在自己的能力圈内不是缺点而优点:“我们努力固守于我们相信我们可以了解的公司。这意味着那些公司具有相对简单且稳定的特征。如果企业业务非常复杂而且不断变化,那么我们就实在是没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去预测其未来现金流量。碰巧的是,这个缺点丝毫不会让我们感到困扰。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重要的不是他到底知道什么,而是他们是否真正明白自己到底不知道什么。只要能够尽量避免犯重大的错误,投资人只需要做很少几件正确的事情就足以成功了。”

      看看巴菲特股票组合,占组合74%的前5大重仓股是可口可乐,富国银行、IBM,美国运通、宝洁,这些公司他关注了好多年,对其产品和服务非常熟悉了解。而彼得·林奇发现大部分人正好相反:“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对医生进行调查,我敢打赌他们当中可能只有一小部分人购买了医药股,绝大多数医生却投资了石油股;如果你对鞋店的老板进行调查则可能结果是绝大多数买了航空股而不是制鞋股,反过来航空工程师可能涉足更多的是制鞋股。我不清楚为什么股票像草坪一样:别人的草坪总是显得更绿一些。”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对陌生股下注。